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到马克思】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三次转变
张异宾认为传统的马克思理论研究,过度分裂了其哲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历史现实批判)的关系,真正的马克思理论是三者相互包含和渗透的整体。
脱离了哲学、经济学和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现实目的的其中任何一点,都不可避免地限于形而上学的轻浮,这也是《回到马克思》的副标题——“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的意指所在。
他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发生过三次转变,并且存在三个理论制高点。第一次转变是青年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一般唯物主义,即从青年黑格尔派到费尔巴哈;从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即他发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是不靠谱和虚伪的,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能真正解放人类。
这是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一般唯物主义/感性质料)、黑格尔(辩证法)、青年恩格斯、赫斯和蒲鲁东(关于经济学的哲学批判和社会主义)的影响下,以及与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实践接触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学研究的结果,它并非是简单的理论创新,更多的是逻辑上的认同。
这个阶段的理论制高点就是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异化观,即认为人有一个抽象的劳动类本质(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把我们异化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劳动异化”(史观),要注意的是这并非“唯物史观”,因为它还没有触及最根本的生产关系(生产)层次,因此“人本学”也并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西马不这样认为。
马克思的第二次思想转变就是“唯物史观”(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张异宾称其为“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马克思与以往的一切形而上学“彻底决裂”后,在经济学话语之上建立的、全新的、现实的哲学话语和历史话语。
“唯物史观”要求我们“回到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社会生活本身”,要回到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具体历史现实的社会关系(尤其是生产关系)中,即在现实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去理解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历史的发展。因此,或许我们可以果断地认为:凡事没有从生产关系着手的历史理论,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所讲的东西是在某种生产关系基础上生成的,那么它都主动和唯物史观划清了界限。
该思想其根源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实践,和他对古典经济学中斯密和李嘉图社会历史观的“社会唯物主义”的认同,以及他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性超越。换言之,马克思越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他就越接近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第三次思想转变,张异宾称其为“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即“历史现象学”,其在经济学上的伟大突破是“剩余价值理论”。
如果说“唯物史观”作为一种普遍的规律或者方法,那么“历史现象学”就是“唯物史观”在资产阶级社会上的具体应用,因为正是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历史研究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本质才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运行规律也才第一次被揭示出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第一次在真实的社会历史情境中被具体地指认。
在“资产阶级”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分工和交换必然使人的社会劳动关系外在化为“价值”,颠倒为“物役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透过各种颠倒和物化的经济关系假象,批判性地去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拜物教,最终科学地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这就是马克思所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综上,我们便了解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发生的三次转变,以及形成的三个理论制高点——即劳动异化理论、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上的基本特点
重新研究《哲学的贫困》:意旨、思路与结构
陈新夏:人的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哲学源流史》日本近代哲学之七:三木清
欧阳英:毛泽东的唯物史观:事实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