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历史北京中学试用本(1973)第三期

第三章 古代印度

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约在公元前2500年到1500年间,印度河流域已经有相当发达的文明。从发掘出的一些遗址可以看出,城市有布局整齐的街道,有设备良好的大建筑物,也有很明显的贫民居住区。大约公元前1500年以后,雅利安人从西北方侵入印度,逐渐征服印度河流域。这时期,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处在原始社会的后期阶段。大约公元前1000年以后,他们又逐渐征服恒河流域。这时期,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和铁器的出现,开始形成了一些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六世纪,在印度北方有摩揭陀等十六个奴隶制国家。它们进行了许多互相兼并的战争,结果摩揭陀日益强大。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的阿育王(约公元前273-232年)不断扩张领土,一度征服了除半岛南端以外的整个印度。但是这种统一很不巩固。阿育王死后不久,各地纷纷独立,印度半岛又回到分崩离析的状态中。·16·

印度的等级制度 在雅利安人征服恒河流域的过程里,形成了两个有势力的奴隶主集团。一个是叫做刹帝利的武士集团。他们在战争中掠夺到大量的土地、财富和奴隶,并且用暴力的手段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另一个是叫做婆罗门的祭司集团。他们占有很高的地位,并且用婆罗门教作为精神武器,竭力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婆罗门教的法典把印度人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罗门,只有他们有权作祭司,解释法典,监督法典的执行。第二等级是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官吏等,握有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王纳税,为婆罗门和刹帝利提供生活必需品。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包括奴隶和地位接近奴隶的贫民。他们几乎被剥夺了一切权利,只能为其他等级工作,受奴隶主阶级的奴役。婆罗门教的法典准许奴隶主杀死奴隶,准许高级等级剥削、压迫以至虐待低级等级,却不许奴隶反抗奴隶主,不许低级等级反抗高级等级。

这种等级制度,是奴隶主阶级巩固他们对劳动人民的统治地位的工具。

佛教的兴起 由于等级制度的沉重压迫,广大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在这种形势下,释迦牟

·17·

尼约于公元前六世纪创立了佛教。相传,释迦牟尼原是一个小国的王子,二十九岁出家修行,七年后自称得道,开始宣扬佛教。他游历了印度许多地方,传教四十多年,收了很多门徒。

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也不信婆罗门教的神。佛教认为,不需要婆罗门这个特殊的祭司集团,每个人都可以靠自己修行得道。这种主张对那些不满婆罗门统治的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佛教流行很迅速很广泛。在当时恒河流域的摩揭陀国里,佛教成了占优势地位的宗教。

但是,佛教不反对奴隶制度,不许信徒违犯国王的法令,更不主张人民用斗争的手段改善现实生活。佛教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放弃一切欲望,以求将来“灵魂”进入“极乐世界”。这显然是要用一种关于“来世”的谎言来麻痹人民在现实阶级斗争中的斗志。因此印度许多国王就利用佛教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的阿育王在一次俘虏了十五万人、屠杀了十万人的战争以后,忽然大肆宣扬佛教,把它定为国教,用假慈悲来粉饰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以后,印度的佛教逐渐达到了极盛时期,开始向国外传播,东南由海路传入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支那,西北面由陆路传入中亚。公元一世纪初,佛教开始·18·

传入中国。以后又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古代印度的文化 在劳动人民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产生了古代印度的文化。印度人很早就创造了拼音文字,也就是用字母拼成文字来表达各种意思。古代印度人掌握了许多天文知识,并根据这些知识制定了历法。古代印度历法分一年为十二个月,每月三十天,每隔五年增加一个闰月。古代印度人采用十进位的计数方法,特别他们发明了“零”的符号,使十进位法完备起来。现在世界上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就起源于印度。婆罗门教和佛教都宣扬唯心主义哲学,认为宇宙中有神,人有灵魂,灵魂还会转世。这些宗教欺骗并恐吓劳动人民说,人们只有老老实实接受剥削阶级的奴役,来生才能享福,否则来生就要受罪。印度奴隶主阶级把唯心主义哲学当作精神统治的工具,劳动人民也就用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同他们进行斗争。古代印度的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宇宙是由地、火、水、风四大物质元素构成的,生命也产生于物质,没有神,也没有能离开人们肉体的灵魂,因此一切宗教迷信都是愚蠢的。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之间的这种斗争,是古代印度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

思考题

1.印度等级制度的内容和实质怎样?2.印度的统治者为什么利用佛教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佛教十五题》-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印度佛教与印度种姓制度不得不说的故事
印度这片土地上,前后共被哪几种宗教占据过统治地位?
比较文学史||上古印度文学概述(上)
世界文明史(16)—— 古印度(Ⅵ)
《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古代哲学之四:六师学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