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潇湘原创之家‖吕本怀 园中日月长


园中日月长

作者简介

      吕本怀,笔名清江暮雪。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上百篇诗文发表于《诗刊》等报刊。

莴笋

     莴笋全身是宝。

     叶可清炒,也可下火锅,微苦、暗香,片片如翠绿的鸟羽;酒席上它还有个颇为气派的名称——凤尾,观形察色,倒也般配。做凤尾的叶片,多是顶端那几片最嫩的,青中略透点淡黄,不光可饱口福,亦可饱眼福。

     面条或馄饨中放几片莴笋嫩叶,往往使人食欲大增;绿色,无论何时何地都养眼,也养心,看着舒服,吃起来自然也就成为了一片风景。

     茎则可以切条,亦可以切成细丝;条可腌渍,也可清炒。腌渍做泡菜,可过夜再食,亦可当时即食;其中需放些蒜瓣与辣椒,以及少许酱油与醋,蒜瓣与辣椒的辣,可将莴笋里的那一点苦掩饰掉,让人吃苦而不觉其苦。

    切丝则不厌其细。在乡间,切莴笋丝曾作为婆婆考察媳妇是否细致、利索的重要科目,当年一个女孩能不能被家娘看中或看重,与她的刀工、厨艺确有不小的关联。

     无论莴笋条或莴苣丝,似乎都只适合于单炒,最多放一点点精肉丝或虾仁,由此可见其卓尔不群;同时莴笋似乎还忒强势,倘若与鱼同煮,好吃的往往便不再是鱼,而是莴笋了。

    莴笋皮也算得一碗好菜,可以腌渍,也可以清炒。如清炒,事先最好用潲水泡一阵,否则吃起来既硬也涩。

    莴笋是老家之俗称,它的学名叫莴苣,自唐代传入中原;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说:“莴苣,正二月下种,最宜肥地,叶似白苣而尖,色稍青,折之有白汁黏手,四月抽芽,高三四尺,削皮生食,味如胡瓜,糟食亦良”。由这段记载可知,生食莴苣,或糟腌莴苣,古时已有之。

     莴苣别名甚多,在《本草》中还被称之为“千金菜”,叶用莴苣又称生菜,茎用莴苣则称莴笋、香笋,而老家自始至终对它只有一种称呼,那便是莴笋;依我看来这称呼最为恰当生动,长成的莴苣,茎白白嫩嫩,笔直挺拔,周边有叶簇拥,确与刚长出来的竹笋、芦笋形神兼配。

     莴笋可与萝卜白菜套种,扯掉萝卜、砍掉白菜,正好栽莴笋;莴笋开始很不见长,猛长须待到来年春三四月间,此时天气转暖、地气上升,它们才会真正进入到生命的旺季。猛长时的莴笋,叶尖而修长,簇拥紧密,柔嫩翠绿,当莴笋茎形成,淡白中含蕴点绿意,如晶莹的玉,叫人看了满眼满心都是欣喜。

     莴笋一般自家留种,留种的莴笋往往由母亲早早敲定,都是最高最壮的那种。莴笋会开花,花期似乎离端午已不远,头状花序,黄色,每一花序有花二十朵左右,自授粉,有时也会发生异花授粉。瘦果,果褐或银白色,附有冠毛。

     如今,莴笋同样成为了四季菜,但真正要好吃还需等到春夏之交本地莴笋上市,那份带有露水的新鲜与清芬,那种碧玉般的鲜嫩与晶莹,会让人觉得自己的生命也成为了莴笋的一部分。

    母亲在日,特别喜欢做莴笋条,腌渍后再用重物压干,放入坛中;哪怕过五六个月后取出,放在盘中依旧颜色如新,青翠欲滴。

    还是陆游说得怡然:“黄瓜翠苣最相宜,上市登盘四月时。”有了这句诗,春意便盎然在我们的盘子里。

白菜

    自前年开始,我逐渐转入素食,植物便成为了维持我生命运转的主体,而白菜,则是主体中的主力。

     白菜有个很古老很雅致的名称,叫“菘”,当年陆游就曾经写过一首《菘园杂咏》:“?雨送寒声满背蓬,如今真是荷鉏翁。可怜遇事常迟钝,九月区区种晚菘。”这首诗应该写于他的晚年,从“真是”、“可怜”、“区区”等词语,不难看出作者当日心头的无奈与苍凉,它与《示儿》中那份死不瞑目的悲愤一起,给了我们一位爱国志士落寞而不甘的背影。

     老家种白菜,大多在辣椒茄子扯杆之后,与种萝卜的时令差不多,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也能够证明它们基本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内播种与收获;相比较而言,白菜似乎生长期更长些,尤其是包白,春节前后一兜兜立在地里,被捆扎得紧紧,节中、节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是餐桌上的主菜。

    包白成熟时颜色白中带黄,如银镶金,而金黄的部分尤嫩,吃起来亦最甜。白菜萝卜都服霜,经霜方甜,但萝卜经霜后容易“糠”。所谓“糠”,便是萝卜心成絮状,甚至完全空洞,而白菜经霜后则更紧实,小小的一兜便有三五斤,重的更达十斤以上,拿在手中仿佛石头似的沉。以我个人的经验,越紧越沉的包白越是爽口,清香甘甜,无论是清炒,或是下火锅,都属蔬菜中的上品。

     除包白外,白菜中常见的还有广东白与瓢羹白两种。广东白成熟时也包拢,包得紧的,扁圆,极像向日葵盘,而包得不紧的,人们称之为“抱鸡婆”。这称呼很传神,“抱鸡婆”孵卵带仔,体力消耗大、进食少,很是消瘦,毛特蓬松,将那种包不拢的广东白称之为“抱鸡婆”,实在贴切,体现了吾乡父老语言上的天才;倘若包得紧,广东白似乎比本地包白还实还沉,一刀切下去都略微有点挺手呢。

     老家引种广东白似乎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一两年价格满可以,但随着种植的人越来越多,价格也随之下降,终于和本地包白一样成为大路菜。

     瓢羹白很普遍,老家只要是一户人家,都会种;瓢羹白之称呼,源于它的叶柄若汤勺,而汤勺在我们华容话里称作“瓢羹”。瓢羹白比较贱,苗栽下,淋两次粪,挨过十天半月,便可以上桌。苗普遍栽得较密,边砍边长,砍时颇有些间苗的意味,开始或许要七八蔸才一碗,后来三四蔸一碗,再后来两蔸甚至一兜便可以炒得一大碗。据我的经验,瓢羹白两头好吃,开始嫩,后来甜,但其不大不小时却有点点苦,要吃着真正可口,也需要经霜。

     当年钱水艰贵,离开了白菜萝卜,一个冬天真的还不知道怎么得过;那时似乎还没有素食一说,但除了逢年过节稍微打个牙祭,平常哪里有多少机会吃荤。由于是水乡,吃鱼的机会稍多,吃肉则简直屈指可数,天寒地冻时绝大多数日子里就是萝卜白菜,冬天里菜园较单调,远没有夏秋之丰富多彩。

     总体而言,白菜,无论是哪一种,都应该算冬天的菜,而且是冬天农家餐桌上的当家花旦。于是,人们便在它前面冠一“大”字,尊之为“大白菜”,但它王者的身份却一直得不到文坛的认可。据说当年齐白石就曾为此抱过不平,他在一幅画上如此题跋道:“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蔬之王,何也?”

     白菜是标准的谦谦君子,似乎与谁都合得来,白菜萝卜一起自不用说,其他无论粉条、豆腐抑或鱼肉,乃至海鲜,白菜与它们均彼此调和;尤其是吃火锅时,不管火锅中原先煮的是什么,将白菜下到它们的残汤剩水中总是熨帖,不像有的蔬菜,只能与那几样搭配,老家的“杀猪菜”与“和菜”极有名气,其中所必需的酸菜便是白菜做成。

    白菜杆与蔸还可以做泡菜,世界上最有名的韩国泡菜,原料基本就是我们中国的大白菜。自己做泡菜也很简单,用些醋、盐、糖、辣椒、酱油、桂皮、五香,一起搅浑,然后泡上半天一晚,便可以吃了,那份酸酸甜甜,硬是爽口呢。白菜杆、蔸还可以做酱菜,放在辣酱坛子中,待那一点点儿“生”气与腥味除掉,不仅脆蹦,还特别下饭,当年我吃一碗饭有得一个白菜蔸便可对付。

    瓢羹白种得多,吃不赢时便扯起来晒,晒干了做腌菜,白菜腌菜与萝卜腌菜可算得农家一年四季的当家菜了,那年月吃饭,一般三五个碗,而这三五个碗中,至少有两个是坛子菜。

     常言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久久长。从这句常言便可以体会到白菜在百姓生活中的重要了。据说当年老北京人冬季各家各户都得储存个几百上千斤大白菜,否则日子便过得没有底;而老家,倘若秋冬之交不栽上半园子白菜萝卜,日子过起来照样会很不欢实。

本期图片: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各地15种美味泡菜的做法,开胃爽口总有一款是你爱吃的!
5种配饭小咸菜的做法,干净省心,超级下饭~
快速自制【腌萝卜】二十年的老味道
想吃泡菜?教你几个速成的菜谱
【陈皮白玉卷】别具一格的风味凉菜
佐粥极佳的爽口小菜——萝卜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