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文会议|听课回响:代入经验和情感,挖掘语言和方法

古时有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很荣幸有这次机会可以近距离的接近名师,走进名师讲堂,短短几日受益匪浅,更觉此话不虚。尤其是张学青老师讲授的《腊八粥》,如春风化雨,笔者受益颇多,特总结为以下两点。

重视教师理答,紧抓核心要点

本节课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教师的引导语和理答语功不可没。课堂中基本没有无效问题,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是为了下一步的进行,并且问题都很明确,学生知道老师先让自己回答什么,而不是思绪乱飞;也没有花哨的评价用语,学生的每一个回答都给予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评价。这也给我们一些启示和思考:课上自己提出的问题是不是都是有效的?学生之所以回答不出老师想要的答案,是不是因为教师一开始就没有给学生铺垫好、指引好方向?除此之外,张老师在课上总能抓住文眼,以点带面深入解读文章,比如“老孩子”、“进进出出”等,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都回答得很精彩。很多语文教师都在强调“语文味”,其实语文味就藏于文章的一字一词中。优秀的教师能够抓住一个字分析一个段落,能够抓住一个词把握一段感情,可谓是一斟一酌即文章!

深入分析文本,挖掘语文元素

张老师不仅抓住了情感主题,也抓住了写作训练主题。特别重点分析母子对话,让学生代入自己的生活经验、拟声等来理解重难点字词、语句,相对于抽象刻板的官方解释,更加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如果没有对文章的深入分析和思考,是不可能引导学生将文章语言描写总结归纳出如此三点:让人物自己开口说话;简短甚至不完整;分段写,区分对话人。可以说,张老师对文本的挖掘很透彻,对学生的启示很彻底!

张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每一组对话进行细致的朗读指导。如对“妈,妈”的朗读,通过多次尝试朗读与纠偏体会人物心情的迫切,即让人物自己开口说话。通过对对话的朗读指导,为下面引导学生领会文章中心做了很好的铺垫。

除此之外,张学青老师课上问到文中对话描写有什么启发时,有学生回答“写对话时就是标点符号很多”,张老师立刻开玩笑说:“就是文中写满了逗号句号对吗?”全场师生皆笑,学生也知道了自己的表述有误,从而改正。张老师幽默从容的背后,是自信,是钻研,是对文本的数次研读和把握,是对学情的分析和了解。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相信每一位名师课上的成功都不是偶得。

曾听一位教师说过:“有的老师教书二十年,只有一套经验;有的老师教书二十年就有二十套经验。”《论语》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笔者不才只能学海拾贝,粗记几点以作反思:

善问善理答,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课堂问答是每一节课必不可缺少的,教师理答行为尤其重要,所以笔者听课的侧重点之一就是教师的课堂理答。教师理答前提是问题的设计,优秀的教师一定是通过问题串联起课堂环节的,教师提问水平反应的是对教学目标的把握程度。教师理答第一需要真诚的倾听,体贴学生,耐心等待,不是为程序而问,走形式而评;教师理答第二需要及时的反馈,合情合理,不是一味地“赞赏教育”或者“打击教育”,要给学生最适合的、最真实的评价;教师理答第三需要适当的引导,或幽默的反问,或简要的总结,让学生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

善分析善思考,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善读书,勤思考,长存疑,多总结的教师。比如有何捷老师的“‘生动’的语文”思想,有孙双金老师“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点,有戴建荣老师“语境、语义、语气”为中心的口语交际教学经验,有褚向阳老师诗词整合教学的创新实践……笔者一位教师曾说过类似一段话:新手教师每天坚持写授课笔记或授课反思,那么不出三年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但是很少有教师能做到一点,能做到的最后都成功了。名师之风,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师路漫漫,吾辈当见贤思齐,上下求索。

山东师范大学 李赛南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殷志斌:《语文名师谈成长》读中感悟
浅谈教师应如何提升专业能力
【第192期】学习提升II张家界学习第五天(8月10)
用一生备课,博满堂精彩
名师经验——语文教学微创新范例
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