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赋的用韵探讨【资料整理: 张军】

赋是有韵之文,一般包括诗体赋、骚体赋、散体赋、骈赋和律赋。各种体式的赋,用韵方式有同有异。诗体赋和骚体赋使用《诗经》、《楚辞》的韵系和韵式。汉代散体大赋和宋代文赋用韵宽松自由,韵位疏密和韵部转换皆无定式,行文中有很多无韵的散句。骈赋和律赋用韵整饬,通常偶句押韵,不断换韵。这些赋体中,律赋严格限韵,其他不限韵。赋这种文体,至今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对赋用韵的探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诗体赋和骚体赋用韵

首先,诗体赋和骚体赋分别采用《诗经》、《楚辞》音韵系统。诗体赋与骚体赋属于早期赋,早期赋的时间跨度是从荀子的赋到汉赋。早期赋用韵与《诗经》、《楚辞》大致相同,皆属上古音韵系统。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列有《上古韵部及常用归部表》,收录了《诗经》、《楚辞》的入韵字及先秦古籍中的常用字,分30部。荀子的五篇赋是现有最早的赋,其音韵体系全同于《诗经》。汉赋的音韵系统与《诗经》《楚辞》大致相同。

其次,诗体赋和骚体赋除了采用了《诗经》《楚辞》的韵式之外,也有变式。早期赋近于《诗经》的,称为诗体赋,近于《楚辞》的,称为骚体赋。但是,还有诗体与散体对话兼用者,如荀子的赋;有散体对话兼骚体者,如宋玉的赋。但散体对话部分明显非诗化,赋因此在成形之际就异于诗歌,具有比较自由的散文体性。

二、散体赋用韵

(一)关于散体赋的文体渊源

散体赋与战国诸子散文采用松散自由的主客问答方式,不仅在《庄子》、《列子》中常见,在其它诸子散文中也不少。在散体赋的文体形成过程中,《楚辞》的《卜居》、《渔父》的文体示范意义颇有微妙,后人仿之,纯用此体。在早期散体赋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模仿又使韵式变得散漫自由、若有若无。

(二)汉代散体赋用韵

汉赋的序和结尾一般使用散语,无韵。汉赋正文用韵,但韵脚疏密转换不一,用韵疏密与主客问答体式有较大的关系。主客问答是汉赋标志性的结构方式,而且正文往往长篇大论,句式比较整齐,多用偶句或排句,时有无韵散句夹杂其中,使文气散化。正文中的偶句、排句基本都押韵,只是韵的疏密转换不定。比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汉体赋不采用主客问答体的也很多,凡不用问答体的汉赋,句式比问答体整齐得多,间有杂言和骚体句。对句、排句、骚体句通常押韵,杂言无韵,且出没无端,随时随意,行文散化。

(三)唐宋散体赋用韵

唐宋散体赋用韵更加格式化。唐人辨赋体,有没有韵是一个必要条件,凡称赋者都有韵。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其“铺采摛文”的章法与骈赋无异。

新文赋是唐宋散体的的一种创新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散语增多,用韵减少,偏重议论。这些特点在杜牧《阿房宫赋》和苏轼的《赤壁赋》中有较明显的体现。正如清浦铣所说,新文赋“以文为赋,而不拘声韵”。

我们以《赤壁》为例。《赤壁》虽词意高妙,较诸古赋、体裁则迥别,用韵更无规则,整篇赋没押几个韵。押韵不拘疏密、平仄,时有邻韵通押。或隔数句押韵,或一段一韵,或一段数韵频换,甚至可以整段不押韵。所以说,唐宋新文赋特别是宋文赋较之汉散体赋,新文赋句尾更多连用虚字,如然、兮、者、矣、也等,使人读起来更像散文。苏轼这样的赋除了《赤壁赋》外,还有《后赤壁赋》、《黠鼠赋》、《滟滪堆赋》、《天庆观乳泉赋》四篇。苏轼的这种破体为赋的做法,对后人理解“赋”这种文体,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解构”作用。

唐宋散体赋中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就是《阿房宫赋》、《秋声赋》、《赤壁赋》这几篇破体之作。这类新文赋更加散文化,不仅丰富了赋的体例,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体制的突破,拥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后人作赋多效此体。

三、骈赋和律赋用韵

骈赋以排、偶句式为主,其文体渊源可追溯到先秦。骈赋有一韵到底的,有两韵到底的,但以不断换韵为常式。骈赋句式成双成对,双句一韵,韵脚在偶句。不断换韵,但距离不定,两、三韵至六、七韵一换,都属正常。换段必换韵,换韵讲究四声交替。

律赋脱体于骈赋,因用于科举,故严格限韵,多限八韵,押韵以当时官定韵书为准。律赋用韵在骈赋基础上进一步格式化。初唐科场律赋可限韵可不限韵,限韵不一定限八韵,但以八韵为常格,亦有二、三、四、五、六、七、十韵等。韵大体以平声居多,八韵则多为四平四仄。律赋对韵位、韵字、换韵都有很多将究,要避免犯各种声病。因为科考的原因,古人对于律赋用韵,在当时关注最多。还为配合科考,编出一些关于律韵用韵程式和技巧的书籍,但是律韵太过限制,现在已不提倡创作律赋了。

四、宋后各代律赋用韵

金朝人写赋用韵一般依宋制,元明科举皆不试律赋。清人重律赋,编有大量赋格、赋语。清律赋类似唐律赋,限韵较松,其韵平仄相间。清代又有八股赋,兼取各种赋体,寓骈于散,用韵自由。

20世纪以来,赋这种文体并未绝迹,近年且有所复兴。作赋自然要模仿古赋,多是骈、散、骚句相间。特别是现在,国家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赋这种文体也应该与时俱进。但是很多作者,尤其是初学者,对于赋的用韵非常模糊。这篇文章或能起到解疑答惑的作用。

最后,我建议初写赋者,还是要写用韵比较自由的诗体赋、骈赋和散体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于海洲 │ 赋体简说
辞赋的产生和流变
如何写赋
辞赋小知识
辞赋第一讲
小渔村赋13期第一讲.docx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