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连字都没有的绘本,值得给孩子买吗?奥秘在这里……

作者/诺妈

首发:诺妈家有男宝(aihuagushi)

一个绘本,十几页图,寥寥一些文字,十分钟就能翻完一本,价格却要几十块,买不买? 为了孩子爱上看书,很多家长即便有些小小肉疼,但只要孩子喜欢,也就买了。 可一个绘本,薄薄十几页图,连字都没有,也要几十元钱,值不值得买呢?

虽然在“投资”孩子这件事上,父母们向来大方,可要不要买无字绘本,也是一件令人有些纠结的事。 那么今天这篇文章,诺妈就跟大家来聊聊,无字绘本到底有什么价值?  

NO1:你给孩子读绘本的目的是什么? 说到无字绘本,我们先应该来了解一下绘本的起源。其实最开始,绘本的译文叫做“图画书”,它是用图画搭配文字,通过连贯的画面来表现内容的一种书籍。一般来说,绘本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图无字,一种则是图文搭配。 那么问题来了,有图无字的绘本,值得给孩子买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诺妈先请每个父母想一想:你给孩子读绘本的目的是什么?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还是培养孩子识字能力? 生活中,有为数不少的父母即便初衷是为了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但在潜意识里面,却努力挖掘绘本的功能价值,把绘本当作识字本,是为数不少父母的做法。

事实上,早期阅读≠早期识字! 儿子小的时候,我经常跑市里的少儿图书馆借阅绘本,这样的一幕,常常看见。 妈妈带着孩子坐在角落看绘本,妈妈一页页翻,一页页读,孩子的眼睛盯在画面上,妈妈的手指却滑动在字面上,并且还时不时拷问孩子: “宝贝,这个字念什么?” “宝贝,这个字妈妈以前教过你,还记得吗?” “宝贝,妈妈考考你,看你能够认识这一页几个字?” ……有些孩子还配合,跟着妈妈的指引认上几个字,有些孩子则沉浸在图画世界里,完全没有回应。 但,无论是愿意配合还是不愿意配合的孩子,妈妈一次次的打断,打扰了孩子的专注力,同时打断的还有孩子阅读绘本的兴趣。 当故事画面不再吸引孩子,那么孩子坐不住,不爱看书,也就成为一件正常的事。 

事实上,孩子看绘本最大的功能是:

让孩子在看图中,培养孩子的读图能力,让孩子理解图画所传递的内容信息,分析出图画中的含义,让孩子学会与图对话。如此,潜移默化培养的就是孩子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十分重要的“阅读理解能力”!

 因此,绘本是不是有字,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不能读懂画面!  

NO2、读图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孩子只看图,不看字,能有多少东西看进去?” 有不少父母会这么抱怨绘本的“图画”功能,总觉得孩子看绘本,走马观花,没有意义。 但实际上,一个优秀的绘本,它不只是具象地呈现图画而已,很多创作作者在绘图中安排了自己的用意,用来传递思想。 比如特别受孩子喜欢的无字绘本《疯狂星期二》 

 一个大大的显示着晚上9点的钟,一栋亮着灯的房子,整个画面呈蓝紫色调,封面营造出了神秘气息,勾起孩子对“疯狂”的猜测:这一天会发生什么事呢? 再看内页,坐在荷叶上的青蛙居然渐渐升空了! 

 连青蛙自己都感到惊讶! 

 从它们瞪大的眼睛,张开的嘴,不知所措的身姿,绘本没有一个字,但是孩子却能够透过这些画面信息感受到“疯狂”的意境。 是的,这是一个讲述青蛙在不知不觉中升上天空的故事,从青蛙们不同于寻常的位置,带着孩子一起经历有趣的飞行。还有什么比可以“飞行”更令人感到疯狂呢? 孩子在阅读绘本的时候,他们会伴随着对图像的感知展开自己的想象与思考,幻想自己也能够想青蛙一样升上天空,从上到下去俯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这种联动,是孩子思维与图像信息之间的交互,发展成为孩子自己的心智活动,促使孩子去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潜移默化培养了孩子从具象形象掌握抽象思维和观念的高层次阅读能力,进而发展为深度阅读的关键能力。  

NO3、为什么说无字绘本最具价值?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字是有国界的,但是图像却没有国界。无字绘本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对启发孩子的想象能力完全不受限。 当家长在给孩子讲读有字绘本时,文字提供信息,同时也限制了思想。无论家长还是孩子,他们的思维会跟着描述的故事走,一个故事,读出来的也只有一个形象。 但是无字绘本却不同,它用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通过人物造型、场景画面等最大程度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仍然以《疯狂的星期二》为例: 

 这是这个故事的最后一页,一面投射着阳光的墙面,印着一个黑影,会是谁呢??在另一个星期二的晚上,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没有文字限制,孩子可以脑洞大开,启发孩子无边的想象力。   

NO4、如何引导孩子阅读无字绘本呢? 当孩子拿到一个无字绘本,家长又该如何引导孩子进行阅读呢? 让孩子自己看 拿到绘本,家长比孩子还着急,孩子还没看,家长就急急地指着画面告诉孩子:“宝宝,这是鹿,宝宝,那是马……” 虽然,家长给的是正确答案,但由家长自身经验带来的第一印象,却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 就像一个圆圈,如果不限定它的意义,在孩子的丰富想象中,那也许代表太阳,也许代表鸡蛋,也许代表甜甜圈……

因此,拿到绘本,先让孩子自己看,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让孩子尽情沉浸在它的想象世界里,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让孩子找线索 当孩子浏览完了整个绘本,家长不妨再开始引导。以《疯狂的星期二》为范例,家长可以将标题读给孩子听,然后问一问: “《疯狂的星期二》,你觉得哪里疯狂了?” 那么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把他看到的第一印象告诉家长,有可能他会意识到青蛙能飞起来很疯狂,有可能,孩子也未必意识到。 带孩子一起推理 不急,这个时候,家长再带着孩子一页页看,一页页分析。此时此刻,家长指导孩子看绘本的时候,就可以结合日常经验,比如问问孩子: “你在哪里看到过青蛙,他们是怎么生活的?你看到过会飞的青蛙吗……” 由浅入深,从画面到生活,一点点启发孩子,最终让孩子领悟出绘本故事中那些疯狂的画面,那些疯狂的故事情节。 推理的过程,也是孩子享受故事,启发思维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潜移默化培养了逻辑思维。 让孩子再讲讲故事 一个绘本,孩子翻看完,就结束任务了吗? 不然。 故事只有读到孩子的心里,才真正完成了它的使命。怎么做呢?就是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复述出来。 孩子一页页翻,一页页讲的过程,不仅内化了故事,与此同时,还帮着提高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那么,一本无字绘本,到底有没有价值?看到这里,宝爸宝妈们,你们心里,有答案了吗?

我是诺妈,成长路上的男宝妈,教育专业,媒体从业,专注孩子成长研究,为父母提供有价值的育儿之道。关注我,一起成长精进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亲子阅读:应采用“三要三不要”原则
如何和与孩子一起亲子阅读 | 家庭教育100讲【34】
10大亲子阅读的典型问题,您也遇到了吗?【魔书堡观点】
孩子上课坐不住,乱跑,说话,开小差,原来是这个。。。
你真的会给孩子读书吗?如何正确给孩子讲故事?
和雪人一起探寻无字书的奥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