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撰写对联》第三章 多句联的句脚

《撰写对联》

昆阳子

赵之谦联

第三章 多句联的句脚

多句联除了句中的节奏划分和平仄安排、多分句句式长短组合外,还有多分句的句脚平仄安排。多句联句脚问题,是对联特有的格律现象。其中,上下联相对应分句的句脚应该平仄对立,这是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则。

一、只有两句的多句联

上下联都只有两句,这样的形式,比较常见,长短上也最实用,是最常用的多句联,其句脚格式相对比较简单,单独提出来说一下:上联第一句用平收,第二句用仄收;下联相反,第一句用仄收,第二句用平收。

用符号表示句脚平仄:

○●;

●○。

如清王文治赠蒋士铨联:

前辈典型,秀才风味;

华嵩品格,江海文章。

清邵锐集句联(分别集苏轼《诉衷情》,安陆《百媚娘》,姜夔《翠楼吟》,陆游《生查子》句):

共占春风,何处无桃李;

一帘秋霁,窗外有芭蕉。

清张之洞题太原贡院明远楼联:

秋色从西来,雁门紫塞;

明月几时有,玉宇琼楼。

明沈周巧对其一:

月半月圆,世上皆称月半;

日中日昃,人间尽道日中。

其二:

鸭游阔阔池塘,口称狭狭;

蝉噪高高溪岸,声叫低低。

清乾隆皇帝题金山寺楹联:

潮涌西津,不断天风传塔语;

山蟠北固,遥分晴濑散炉烟。

清吴大溦自题联:

好人多自苦中来,莫图便宜;

凡事皆缘忙里错,且更从容。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便宜的宜字,应读去声。在一些方言中,仍保留有去声读法。

这种句脚平仄交替,是提倡的正格。但两句联比较短小,句脚用“●●;○○”,虽少平仄交替,但也多有出现,读起来也别有铿锵,可视为变格。如清王士禛自题联:

书搜万卷,读书求实用;

笔剩一枝,下笔尚真情。

清陶澍贺王虎文寿联:

虎啸风生红锦,锡光赐五桂;

文行气壮泥封,受宠荫三槐。

此联还属于嵌名联,上下联第一个字合起来是“虎文”。刘侯生挽蔡锷联:

诵公勋业,尤愿诵公道德;

谥以英雄,毋宁谥以圣贤。

另如郭沫若题厦门郑成功纪念馆联:

开辟荆棘,千秋功业;

驱除荷奴,一代英雄。

此联前四字,更是分别用两仄对两平,渊源有自,亦很工稳。

黄鹤楼联

二、三句以上的多句联

上下联内部,各分句句脚的平仄排列格式,目前一般有四种模式可供选择:

(一)平仄双交替式

即上下联句脚采取“两平两仄”交替的方式,俗称“马蹄格”。“马蹄格”因为其句脚字平顶平、仄顶仄的特殊交替方式而使多分句联语形成一种抑扬顿挫,跌宕流畅,且不单调的格局,是《联律通则》推荐的一种形式。

用符号表示其句脚平仄:

……○○●●○○●;

……●●○○●●○。

如清李兰卿题北固山多景楼联:

天与雄区,欲游目骋怀,一层更上;

地因多景,喜山光水色,四望皆通。

上联句脚:○○●,下联句脚:●●○。彭玉麟题扬州平山堂联:

大江南北,亦有湖山,来自衡岳洞庭,休道故乡无此好;

近水楼台,收尽烟雨,论到梅花明月,须知东阁占春多。

上联句脚:●○○●,下联句脚:○●●○。彭玉麟题江苏省南京楚军水师昭忠祠联:

古来征战几人回?想当年城覆金瓯,洲横铁锁,江流石不转,实疚我心,只今劫满红羊,极目沧桑馀感慨;

日暮乡关何处是?听此地钟声镗鞳,浪激噌吰,鸟鸣山更幽,欣瞻庙貌,特愿灵屯白马,永怀兰芷奠馨香。

上联句脚:○○●●○○●;下联句脚:●●○○●●○。

如两句联变格,“马蹄格”也有一种变格,即末尾两句连仄,前面依旧按照两两平仄交替,用符号表示其句脚平仄:

……○○●●○○●●;

……●●○○●●○○。

如清吴恭亨题岳阳小乔墓联:

铜雀算老瞒安乐窝,卖履晚无聊,一世雄尽,美人亦尽;

洞庭是夫婿战利品,埋香兹有托,三分鼎亡,抔土不亡。

上联句脚:○○●●;下联句脚:●●○○。

沈尹默集句联

(二)平仄单交替式

平仄单交替式,即单边各分句句脚采取一平一仄交替的模式,如人足走路。此模式最早产生在明代,明代楹联大家李开先的长联中多有采用,被后人称为“李氏规则”,清代也有不少联例。

句脚平仄为:

……○●○●○●○●;

……●○●○●○●○。

如清左辅题湖南长沙贾太傅祠联:

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补天浴日大文章。

上联句脚:●○●,下联句脚○●○。曾承显题北固山东南形概楼联:

形势拓南徐,对秣陵树色,瓜步江光,何处平分吴楚;

画图开北固,有米老庵存,卫公塔在,依然映带金焦。

上联句脚:○●○●,下联句脚:●○●○。另,此联秣陵对瓜步,米老对卫公,为句中对。

(三)多平一仄式

多平一仄式,三句以内,与平仄双交替并无区别,但四句以上的联,上联除句尾为仄外所有句脚均平,下联反是。此说出自民国吴恭亨《对联话·哀挽二》:“忆予垂龆时请业于朱恂叔先生,研究作联法,问句法多少有定乎?曰:'无定。昌黎言之,高下长短皆宜,即为联界示色身也。’又问:'数句层累而下,亦如作诗之平仄相间否?’曰:'非也。一联即长至十句,出幅前九句落脚皆平声,后一句落脚仄声,对幅反是,此其别也。’”因出于朱恂叔的传授,当今联界习惯称为“朱氏规则”,也称“钓竿韵”。

句脚平仄为:

……○○○○○○●;

……●●●●●●○。

如清钟云舫题四川新都宝光寺笑佛联:

你眉头着什么焦,但能守分安贫,便收得和气一团,长向众人开口笑;

我肚皮有这般大,总不愁穿虑吃,只讲个包罗万象,自然百事放宽心。

清彭玉麟题黄鹤楼联:

陡绝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

行辞江汉去,推窗寄慨,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

以上两联上联句脚:○○○●,下联句脚●●●○。

朱氏规则句脚缺少变化,句子终不宜过多,以四句联为多。但有一些长联,如彭玉麟题杭州西湖岳飞墓:

史笔炳丹书,真耶,伪耶。莫问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壮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泣血;

墓门凄碧草,是也,非也。看跪此两双顽铁,亿万世奸臣贼妇,受几多恶报阴诛。

为六句联,上联句脚:○○○○○●,下联句脚●●●●●○。而如薛时雨题南京莫愁湖曾公阁联:

诗酒中人,翰墨中人,江山风月中人,薄宦岂能羁?频年摆脱凡尘,逸兴豪情,跨鹤占扬州胜境;

循吏一传,文苑一传,游侠货殖一传,通材无不可,平昔服膺师训,感恩知己,骑鲸为上相先驱。

为七句联,上联句脚:○○○○○○●,下联句脚●●●●●●○。因为句脚使用叠字,亦不觉气弱,此谓险中取胜可也。

康有为贺寿联

(四)分节粘贴式

在长联的实际创作中,还有一种句脚平仄交替,但不拘泥于以上一二种者,正如吴恭亨《对联话》中朱氏前段所言:“无定。昌黎言之,高下长短皆宜,即为联界示色身也。”民国蔡东藩《中国传统联对作法》:“至若增长联对,以七句、八句、九句、十句成联者,或分三节、四节、五节,大致可以类推,不再引证。总之,联对愈长,节数愈多。每节自一句起,至四句止,上节末句煞脚字音为平声,则下节起句之煞脚字音仍应用平声,其用仄声亦如之。惟出联结束句,总应用仄声字煞脚;对联结束句,总应用平声字煞脚:此固联对之通例也。”如俞樾贺金安清六十寿联:

推倒一世豪杰,开拓万古心胸,陈同甫一流人物,如是如是;

醉吟几篇旧诗,闲尝数盏新酒,白香山六十岁时,仙乎仙乎。

上联句脚:●○/●●,下联句脚:○●/○○,前段是两句联正格句脚,后两句用两句联变格句脚。此联上下联前两句用句中对,后四字用两平对两仄。另如清薛时雨题秦淮河水阁联:

六朝金粉,十里笙歌,裙屐昔年游,最难忘北国豪情,西园雅集;

九曲清波,一帘风月,楼台依旧好,且消受东山丝竹,南郊烟花。

上联句脚:●○/○○●,下联句脚:○●/●●○,前两句如两句联正格句脚,后两句如马蹄格正格句脚。其中,“最难忘”“且消受”为三字领。而如民国何元恺题武汉黄鹤楼联:

临高台而极目,看大别垂杨,郎官春草,凤凰远岫,鹦鹉芳洲,写不尽万家烟景,更兼着帆随岸转,汉接天日,想仙人弭节归来,邂逅相逢应欢笑;

沥浊酒以抒怀,问陶公战舰,庾令胡床,白石词锋,青莲彩笔,又谁知千载英雄,都付与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剩我辈当歌痛饮,苍茫独立自吟诗。

上联句脚:●/○●●○/●/●●/○●,下联句脚:○/●○○●/○/○○/●○。联分十句,平仄错综交替,堪为佳构。而清孙髯翁题大观楼长联,共百八十字,更是长联巨制: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下联各十八句,可分成六节。上联句脚:○●●○/●○○●/●○/○●/●○/●○○●,下联句脚:●○○●/○●●○/○●/●○/○●/○●●○。其中,“看”“想”“莫辜负”“只赢得”为领字。

岳阳楼联

最后,需要强调说明的是,以上对联平仄、句脚,都是严格遵守规范的一种做法,也有一些佳制,仍在绳墨之外。我们创作对联,初学的时候,仍是要以《联律通则》所倡导的正格为准。然后有所变通,可以创作变格。成名立家之后,只要坚持对联创作中词语对仗、声律协调的基本原则,都是可以自由驰骋的。反过来说,我们看到完全符合格律的佳联,可以欣赏学习;对貌似不符合的楹联,就需要甄别,是作者的粗率疏失,还是作者的一种不受拘束控捉。当然,对一些比赛、征联,以及贺联、赠联,还是要尽可能用正格,慎用变格,不要出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楹联知识--对联格律
楹联句脚平仄浅谈
五、马蹄韵在对联句脚上的运用
联律通则解读
关于马蹄韵平顶平仄顶仄【转】
对联知识集锦(八)对联学堂第二讲:学习马蹄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