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家:向善若水水长流,嫉恶如仇仇更仇!

研究与探索艺术家的时候,如果把艺术家解释为外在因素(如社会背景、文化环境与历史形态)与内在因素(如生命经验、文化修养与人格境界)互相作用的结果的话,恐怕这样的解释无法增进我们对艺术家的深入、深层认识与了解。把艺术家作客体化和对象化的研究思路恐怕不能深度的呈现艺术家的人性特征。因为,这种解释方式对艺术家的认识显得过于笼统与刻板,这种解释套路实际上无助于增进人们对艺术家的个性化认识。比如,我们可以说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是外在因素与内在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可以说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离不开外部条件与个人求知欲的结合。

这样的解释方法显得过于宽泛。这样的方式尽管努力从艺术家作为个体的人与作为社会的人之间寻求解释的关联,实际上却抹杀了艺术家作为其自身存在的特殊性与自觉意识。只有从艺术家的特质中寻求解释才能把艺术家从无个性、无灵魂、顺从、犬儒又平庸的单义性描述中解放出来。所以,在这里要谈的是艺术家之所以为艺术家的特质,也就是他的个体性与差异性体现在哪里。这样就避免了从共性角度对艺术家进行笼统概括,而无法触及艺术家实质存在的不足与弊端。也就是说,只有从个性的角度对艺术家入手思考,才更易于贴近艺术家的真实面目与内在特征。

“拒斥”是艺术家的典型特质。艺术家必须具有“拒斥”的精神机制,这种“拒斥”可能表现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排斥,也可能表现为对现实生活常态的拒绝。无论表现为哪一形态与领域,它都促使着艺术家以艺术语言的方式重塑起一个“拒斥”的世界。这个世界可以表现为一种美好的呈现,也可以表现为一种和谐的诉求,当然也可以表现为一次疯狂的迷醉与另类的体验。无论艺术家以何种情绪呈现这种主体愿望,最后的落脚点都是通过艺术形式使得这层“拒斥”得以形态化与客体化的。

为了区分两种不同的“拒斥”形态,可以依照“拒斥”的表现程度分为“软拒斥”与“硬拒斥”。所谓的“软拒斥”,就是艺术作品的呈现形态在诉求于人的感官上是趋向温和、秩序与和谐的。比如,古希腊的雕塑和中国古代文人的水墨画。这些艺术作品带给欣赏者的审美感受是和谐、温和、柔美与高贵的。所以,把这种形态定位为艺术家的“软拒斥”。艺术家对现实存在与文化语境进行“软拒斥”的时候,并不是以竭斯底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实际上,“拒斥”意识是以隐形的方式存在着的。人们或许认为,作品中有对现实语境与现存意识的认可成分,这样的作品就不存在所谓的“拒斥”因子了,它表现的是“和谐、同一”的精神意志。

实际上,艺术家在创作时,许多艺术取材是源出于现实人物或现实事迹的。但是,艺术家在将其做形式化处理与艺术化表现的时候,实际上是以超脱现实、区别现实的姿态做表达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表述的就是这种艺术事实。艺术家正是以生活中少有的、短暂的美好事物、高贵精神、审美情感作为艺术表现内容的,通过内容题材的选择与加工从而达到了艺术家对现实语境中的无序、混乱、零散与散漫的“拒斥”,在“拒斥”中艺术家最终通过艺术作品完成了对美好瞬间与高尚灵魂的肯定与再现。所以,这种带有肯定意识与认同价值的“拒斥”态度是温和的。以吴冠中的作品为例,吴先生的作品呈现出的美学风格是细腻、纤巧、柔美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吴先生是趋炎附会于现实生活与流俗意识的。他保持了一个艺术家在人格精神上的“拒斥”品质,这种品质让艺术家的价值得到了相应的确立与自觉。也就是说,“软拒斥”表现于艺术家的艺术风格中是柔性、含蓄的,而不是突出、过激的。  

另一种艺术家特质则表现为“硬拒斥”。这种“硬拒斥”特征在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中均有所体现。但是,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艺术家的“硬拒斥”更多的体现于艺术家的生命活动当中,比如李白的潇洒、贝多芬的狂放、戈雅的坦诚、高更的粗鲁。艺术的后现代时代已降,“硬拒斥”则更多的表现于艺术家的观念与思维之中。无论“硬拒斥”以怎样的形态呈现,它总是彰显着艺术家在现实存在、世俗习惯、传统观念以及根深蒂固的人性丑陋面前流露出的高调革命意识与反抗姿态。

与“软拒斥”相比,“硬拒斥”是不带修饰色彩的。它是直接、暴露与决裂的,它令一个艺术家鲜明、高调的表现着自己不向陈规旧矩、流俗观念与固步自封所屈服的高风亮节与高贵品格。这种特质虽不是所有艺术家所专有,但是,却往往是一个艺术家被世人称颂的支撑点。如果没有“硬拒斥”特质作为艺术家的支撑点,艺术家就像缺了一条腿的三脚架是站不牢、立不稳的,他们的艺术品格与美学精神更不会稳固、永恒的存在于人类的历史之中。所以说,以上这类艺术家的特质是“硬拒斥”型的。

这种类型的艺术家一般不会像性情温和的艺术家一样用文化的修养与理智的克制去调节自己的身心、修饰自己的作品。他们在艺术思想上是一个反叛者,在艺术行动上是一个革命者,在生命存在上是一个美学理想的追求者。所以,贝多芬的粗鲁、野蛮与不修边幅才不能磨灭他内心深处的那份细腻、高贵与尊严。与其说贝多芬不懂的用道德来掩饰自己的鲁莽与粗野,倒不如说他根本不屑于花耐心培养服从人情世故的矫揉造作。他能找到令自己感到实存与自足的事物,这个事物不是什么现实利益与世俗价值所能代替、左右得了的。贝多芬能够强烈、果敢的“拒斥”着世俗世界的庸俗与无聊,说明他有着渭泾分明的判断意识;贝多芬能够终其一生与权贵流俗保持着强硬、执着的“拒斥”态度,说明他有着强大的意志。艺术家的“硬拒斥”特质在诸多艺术史与艺术理论中是很少有“堂而皇之”的论述的。批评家与美学家过多的把注意力放到对艺术作品或审美经验的思辨与深究,反倒忽略了对艺术家主体能量的体认与关照。这样的原因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主观事物是不好去证明、直观、描述与论证的。

艺术史论、艺术批评与审美经验的探讨是由史学、艺术批评学与艺术心理学等作为学理依据与方法论支撑的。关于艺术家的能动性、主观性与复杂性的主体性研究往往得不到其合理的解释。而认识艺术家的主体性对人们认识艺术现象、欣赏艺术作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以上对艺术家主体精神特质的归纳与浅析,实际上是为解释艺术现象提供出一个新模式。以艺术作品、艺术惯例、审美经验为视角去认识艺术家的方式、方法固然有它们的意义与特色。但是不得不说,要想全面、深度的认识艺术家现象,既离不开从分析、探究艺术家“衍生物”中获得的解释,也离不开从探寻、深挖艺术家的主体存在中得出的答案。要想对艺术家形成切实的认识,光有对艺术家“衍生物”的研究是不够的。就像研究一架机器的构造一样,如果仅仅研究一部机器的产销关系实际上不能从根本上探明一部机器的内部构造与运作原理。

艺术家虽然在客观上与艺术作品、审美风格、社会关系、商业规律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但是,艺术家也像一部机器一样有着作为机器的本体性特征与属性。缺乏了艺术家的源头,一切关于艺术家的附带与衍生都将会面临终止。

毕竟,一部艺术作品假如没人欣赏、没人消费的话,它不会沦落为非艺术品。艺术家在没有欣赏者、没有投资者的状况下也不会对艺术家的身份构成实质性的消解。相反的是,如果没有艺术家的存在,其它那些所谓的艺术创作、艺术经验、艺术审美、艺术生产、艺术收藏、艺术营销、艺术消费等衍生链条反倒会面临不复存在的危险。

策划:李鹏

编辑:刘旭旭

长按3秒识别我们吧


此处按一下又不会怀孕
还能经常普及一些艺术知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不懂“审美”,当代无艺术可言
共同营造艺术批评的健康环境(1)
历史审美(摘录笔记)
古典音乐与贵族政治
音乐的质量判断
阿多诺|艺术在今日依然可能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