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擅走捷径容易偏离目标,这就是宋朝三百年为何不能一统天下的原因

两宋三百年,虽然文化昌盛,经济繁荣,但军事上一直刷新下限,疆土远不能和汉唐元明清相比,因此只能看做一个披着大一统王朝外衣的割据政权,不仅连燕云十六州没拿回来,甚至周边并存的朝代也越来越多,未能消灭,最多的时候与西夏、大理、辽国、金国一起五朝同世。

终宋一朝,始终未能消灭这些政权,也未能一统天下,其根本原因就是宋朝的统一战争中习惯了先易后难的策略,这是一个走捷径的策略,虽然可以积累实力和经验,但容易在操作过程中形成依赖,无法进入深水区攻坚克难,不愿意做难事,最终在舒适区里舒舒服服的过着日子,直到日子过不下去为止。

王朴的《平边策》

显德二年(955年)夏,有一统天下之志的周世宗柴荣召集诸多谋士,让他们写一篇关于天下的策论,其中枢密使王朴深知柴荣的壮志,于是写下一篇《平边策》,在《平边策》里,王朴建议柴荣先攻灭南唐,攻灭南唐后沿长江逆流而上,利用地理优势平定南方各个割据势力,等平定南方后集中力量收复燕云十六州,统一天下

这篇策论深合柴荣的心意,所以定下了后周“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战略,不过柴荣并没有完全听从王朴的建议,而是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想法:

显德二年(955年),柴荣向西进攻后蜀,夺取后蜀秦、凤、成、阶四州,拿下了进入成都的战略要地。

同年,柴荣先对南方用兵,三次征讨夺取南唐十四州,逼迫南唐划江而治,让南唐失去战略纵深,同样震慑了南方各个割据势力,为日后北伐扫除后顾之忧。

显德六年(959年)四月,柴荣挥师北伐,仅仅四十二天就夺取燕云地区的瓦桥关、高阳关、益津关、瀛洲、易州、漠州,巩固了后周北方防线,随后准备一鼓作气攻克燕云,收复被石敬瑭卖掉的十六州,可惜北伐途中突发恶疾,不得不班师回朝。

可以说柴荣虽然听取了王朴的建议,但没有完全听从,在柴荣眼里,南方的各个势力不足为惧,真正的对手是北方的辽朝,因此在震慑南方各个割据势力后,柴荣立马北伐,夺取燕云,稳定北方后在统一天下。

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同年六月十九日,柴荣就病逝于开封,年仅三十九岁,次年,一手提拔上来的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欺负孤儿寡母的后周建立宋朝。

赵匡胤的统一策略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开始了一统计划,他继续执行了王朴提出的“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战略。

乾德元年(963年),以“假道灭虢”之计,灭了只有三州之地的荆南;

乾德三年(965年),灭后蜀,迫使南唐、吴越臣服;

开宝四年(971年),灭南汉;

开宝八年(975年),灭已经臣服的南唐;

此时的吴越已经不足为惧,随后两年,赵匡胤多次想灭了北方的小国北汉,可惜三次无功而返,不久离奇去世,皇位被弟弟赵光义获得,而赵光义继续执行赵匡胤的战略,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攻灭了北汉,而在前一年,南方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吴越也纳土而降,至此宋朝已经完成了王朴的前半部分,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

先易后难的路径依赖出现

统一中原后,宋朝习惯了做容易的事情,之前灭的几个国家要么君主昏庸,百姓怨声载道,要么地方太小,无法阻挡,因此宋朝的统一战争基本是一边倒的碾压,基本没有出现可以威胁到宋朝生死存亡的战役出现,也因此在统一如此轻松的情况,宋朝君臣开始飘了。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赵光义攻灭北汉后,准备趁着士气效仿柴荣北方,一鼓作气收复燕云十六州,结果高粱河一败,赵光义喜提“高粱河车神”称号,辽军轻车追至涿州,获兵杖、符印、粮馈、货币不可胜计。

这一战,赵光义没承认失败,将责任归咎于准备不足,既然失败,那就励精图治,等实力恢复后再和辽国决战也是一样的,但宋朝却没有这么做,而是为了挽回颜面,居然趁着南方黎桓夺取丁朝军政大权的时机,出兵讨伐越南。表面上看赵光义是讨伐藩属国,维护藩属国丁朝的稳定,实际上就是想要挑个软柿子捏捏,但显然,赵光义低估了越南的实力,也高估了宋朝的实力。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宋军进攻越南失败,死者大半、尸填原野,这次失败彻底暴露了宋军战斗力虚弱的问题,也让越南跟不愿意臣服于宋朝,至此越南彻底脱离中原王朝的控制,战败后,赵光义歇了下来,两次颜面受损,准备在辽国身上找回来。

七年后,雍熙三年(986年),赵光义精心准备后再次北伐,再败辽国,随后又数次北伐但都失败,虽然赵光义军事能力不如哥哥赵匡胤,但主要原因还在于前期攻灭南方割据势力太容易了,让宋朝觉得这些国家不过如此,也因此出现了攻灭北汉后进攻辽国的举动,进攻失败后,没有励精图治,反而想要捏个软柿子恢复一下颜面,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仓促远征失败,东一锤子,西一榔头的,什么事都没做成。

习惯选择最容易的那个选项

因此“先易后难”的统一方略也成为日后宋朝立国的基因,也让日后三百年里宋朝每次遇到重大战略抉择的时候总是选择最容易的选项。

景德元年(1004年),宋辽澶州对峙,宋军此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战略优势,但在辽国打算和谈的时候不敢继续北伐,直接选择签订《澶渊之盟》,虽然《澶渊之盟》节省了大量军费,也繁荣当地经济,但宋朝也因为安宁丧失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进取心,一点都没有恢复汉唐荣耀的雄心

庆历三年(1043年),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在和宋朝作战中虽然多次获胜,但也让西夏遭遇严重的危机,西夏境内物资短缺,物价暴涨,本来西夏就依赖于和北宋的贸易,开战后北宋直接关闭边境贸易,西夏扛不住了,不得已选择和谈,北宋因为之前和辽国签订盟约,自然选择接受,如果继续打下去,西夏大概率扛不住,但宋朝一开始打不过就后面就不打了,选择容易的和谈,也让宋朝西北多了一个隐患。

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南下围困汴梁,李纲建议分兵进攻金人占领的外围的州县,坚守汴京,毕竟金人孤军深入,一旦粮食耗尽就会撤退,这时候就可以跟在后面追杀敌人,这是唐太宗常用的战略,可以说非常不错。

但宋钦宗表示不听,居然听信小卒出身的郭京建议,郭京说自己身怀道术,可以生擒敌人,这话不仅宋钦宗听进去了,其他大臣也听进去了,觉得这么简单,于是给钱给人,在郭京开门做法的时候,金军直接抓住机会攻破汴京,本来金人还担心城池坚固无法攻城,这下子直接就进去了。

建炎元年(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登基,还是李纲建议,让赵构回到汴京,派官员安抚河北和陕西地区,那么就可以稳定北方局势,毕竟当时人心思宋,是赵构千载难逢可以改变宋朝的机会,结果赵构骨头软,听信汪彦伯的话,一路跑到临安,学东晋龟缩南方,赵构这么一操作,直接放弃北方军民了,而这一放弃就是两百年。

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北伐,岳家军收复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北方军民也纷纷响应,形势大好,但赵构却一心求和,放弃北伐大好局势,杀了岳飞,赵构脊梁骨都断了。

乾道五年(1169年),陈亮上《中兴论》,建议宋孝宗迁都建康,效仿孙权,在武昌建造行宫,给金国造成宋朝志在开封的印象,那么他们就会全力在河南地区部署重兵防守,山东和陕西就会兵力空虚,南宋就可以抓住机会出兵收复,随后三军包围河南,恢复宋朝疆域,如果不行也可以维持现状,结果宋孝宗不听。

端平元年(1234年),宋蒙灭金,但基本都是蒙古打的,宋军没出什么力,结果金国灭亡后,宋朝却想趁机收复河南一线,想占便宜,却只得到几座空城,也让蒙古抓住机会,以宋朝背约为由进攻宋军,宋军仓皇南逃,蒙古也开始进攻南宋。

可以说“先易后难”的战略确实让宋朝很快的统一了中原,也避免宋朝一开始啃硬骨头直接失败的命运,但由于一开始选择这样的路线,也让后世的皇帝顺着这条路直接往前走,丧失了进取心,也丧失了争当第一的野心,一个没有进取心的国家注定是没有未来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代十国最可惜的皇帝,未能统一中国(郭威-柴荣)
释读中国历史247:柴荣对王朴的《平边策》大为赞同,决定先南后北,逐步实现统一
如果有他在,就不会有靖康之耻、崖山落日!
中原王朝是如何丢失燕云十六州的,为何北周和北宋始终难以收复?
从五代十国霸主,到谁都打不过的弱鸡,北宋怎么变弱的?
冲锋陷阵不及李存勖,谋略甩李存勖几条街,柴荣打仗有多“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