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露心理领域的套路—虚假或许是满足夸大的自体
userphoto

2023.07.23 陕西

关注

最近这几天,连续被XX催眠的信息干扰,里面充斥着虚假宣传的信息,和之前曝光过的父母传奇APP,(“韭菜”缺乏的是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家庭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改变中国的育儿观,所有玩手机、不爱学习、偷懒等孩子毛病和只要交给黄导,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心理咨询师100小时解决不了的,交给黄导半个小时不到就解决了。微信的各个心理等相关群,都会有这群人,病毒性式广告,传播速度绝不亚于德尔塔。本身其推广也是有佣金,父母改变孩子,花费几百块钱就可以让孩子逆天改命,这个好比就有告诉你,有的药专门治疑难杂症,不管如何人们都会去试试,毕竟也不贵,就像去医院做个磁共振都需要上千元,所以几百块的确很良心。一次咨询大几百,还解决不了,人家几百块就可能会解决,试一试也没有啥,这类教育机构也看重,家长看重分数和学生行为规范等问题,替家长分忧,问题是孩子的问题往往和家庭、家长关系很大,可是有人告诉你,你不用改变,你孩子有问题,交给我就可以,那么家长出点钱,感觉也很开心,自己是个好家长,为了孩子去花钱,让孩子改变。所以,这个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加上分销佣金和类似金子塔的销售模式,那么可以快速的发展起来。

以下是万能的催眠,反正什么问题都可以搞定,这不就是包治百病的狗皮膏药吗!关键总是不停的私信,也没说过几句话,主要这个推广比较赚钱,目前也形成一定规模,催眠本身没有问题,可是为了自己利益,过度宣传,利用所谓的个案,个案还不一定是真的进行宣传,然后证明其有效,这不就是很荒谬吗,就像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真的与接受催眠有关吗,很难说,让群众只看结果,这个也正常。

下面是关系提分之类的宣传,因为都是同行,也就不过都赘述,耽误别人赚钱,没有别的意思,起码关注这个公众号的人,知道自己为什么交钱就可以,就像去自动发交钱一样。就像培训机构告诉你咨询师培训结束后,时薪300-1000元一样,轻松月入过万,这个你要明白是假的,然后再去学,我觉得也没问题,想要通过学习心理学改善目前困境真的很难。10年前,和我一起考三级心理咨询师的同学自杀了,其实也一直不了解,至少听说她自杀后才明白,那时候也没有那种识别能力,其实她也是再自救,想要通过学习心理咨询帮助自己,可是严重的抑郁,尤其所谓的微笑抑郁,不是那么容易识识别,亲人的矛盾和重大言语刺激,都会让患者病情加重。这是我第一次亲身接触严重抑郁,有规划行的选择自杀。所以有些机构不仅仅是骗钱,甚至可以说谋财害命。

说真话,或者暴露真相会有点流量,但不是很讨巧,曾经也被某些机构投诉,担心公众号被封,也删了一些文章。(下面是广告,这本书感兴趣可以购买,试一下带货,对于动力学感兴趣再买哈)

回到主题,除了一些机构外,还是一些咨询师个人简介经不起推敲,尤其写自己动不动上万案例,和上万小时的咨询师,都需要谨慎,就是知名平台,也一样。

上面的大咖平均每天工作5.3小时,22年,几乎一天都不会间断,如果有休假和生病以及其他事宜,至少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这个时间和精力或许还可以,咱们也不是怀疑人家,毕竟有人还是可以做到,不过从个人精力和常规而言,本身咨询师就需要督导、参加学习以及个人分析等,还是自己的真实生活部分,都需要需要时间的和精力。真实做咨询的咨询师,都会明白自我耗竭是什么感觉,反正我个人每天超过4个个案就会有些力不从心,毕竟每个咨询师的案例总结和咨询前准备与需要一定时间,案例之间间隔时间太紧,精力就感觉有些吃力,心理咨询是脑力劳动,本身聚焦和跟随都需要全身心的参与,参与本身就有精力的耗竭。

另外选择咨询师,尽可能选择以什么为主的咨询师,很多听起来整合流派的咨询师,其实往往是理解都不是太深,就像所谓中西医大师一样都是伪命题,成为中医大师和西医大师都需要天赋和极强的努力,还有横跨两个方向,未免小看如今医学的发展。心理学整合没错,关键就担心啥都学的不是太好,说是整合,实际是泛泛而谈,无法深入下去,就像很多如果知识接听心理热线的工作,实际不算心理咨询的工作时常,当然你不能说当了几年接线员就说自己咨询市场如何长,免费的都不能算。每次所有人你都接听一次,稍微安慰一下,那么这个就不算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倾听和陪伴以及安慰。

最后,说到底,你找咨询师,最终是找一个人,咨询师专业化道路没有那么赚钱,同时也让自己明白自己能做的,和不能做的,就像医美和莆田系医院的操作很赚钱,可是正规医院的很多大夫过不了自己道德这一关。所以选择动力学,也就选择自己很多事情不能做。心理咨询是局限的,咨询师是局限性,认识局限的自己,带着缺失继续向前!做全职心理咨询师之前,最好做点其他工作,其实对于后续自我成长有帮助,同时可以多赚点钱,即使做了咨询师,可以践行自己的价值观,不诱惑来访者。

用自体心理角度:这些外界的套路和呈现,都是再满足夸大的自体。满足全能感,试一试万一就完全改变了!

渡心人

执业背景:医学心理学专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从业时长:心理咨询时长1600小时以上,个督及团督时长300小时以上

咨询寄语:与你共渡心灵之河;

理论取向:心理动力学取向,人本主义风格

02

专业领域/Field/

抑郁、焦虑情绪问题;

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人际关系问题;

学校适应、创伤疗愈、孤独与自恋议题;

个人探索与发展、人生意义探索。



预约咨询请详细看看!

说说心里话:个人羞耻感!

我们发明了一种病,叫“原生家庭创伤”

我们成年人别再拿原生家庭做借口了,原生家庭不背锅!

想要做心理咨询,建议你务必看完这篇文章——深度好文!

心理咨询到底需要做多久?| 短程、中程和长程心理咨询的特点和用途

做心理咨询前,请先认真看完这篇文章-科普

用心听见:身体疾病反映的思维模式

抑郁症状消失了,这几个问题仍然需要注意

抑郁症患者的内心告白

你跟父母的关系,就是你跟世界的关系

李 枚 瑾 家 庭 教 育 等 视 频

当你的孩子拒绝上学,可能是“家”生病了

我们的身体,是有记忆的。你有多少疾病,就有多少创伤!

咬指甲、揪头发……如何通过儿童躯体化症状识别心理问题 ?

心身疾病和躯体症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头痛是身体有话说

腰酸背痛对你意味着什么?

《身体疼痛对照表》:不同部位的疼痛都代表什么?

肥胖与抑郁之间的爱恨情仇

肥胖对你意味着什么!

身心本来就是交互影响的,情绪的不舒畅会表现在身体上

心身疾病:心身从来都是一体的

中国人心身疾病的躯体化

躯体疾病性抑郁症

心理咨询的终极思考:来访者的症状到底是如何消失的?

症状背后有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课逐字稿|精神动力取向心理咨询:如何有效干预
心理咨询必修课| 个案概念化核心技能:操作化心理动力学诊断(OPD)
如何理解“信任与依恋”议题:心理动力学取向治疗必读01
【干货】一个边缘型人格特质心理师的心理成长之路(公开课逐字稿)
付丽娟:那些内在的碎片,我们要帮他重新编织
心理学:活出幸福感最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