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的五个核心要素

◎张维国  (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旱台中学,青海 门源  810300)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127-01
    摘要: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同。然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转变教学行为呢?教师在课堂实施中应关注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要素,如课时目标、课堂活动、学生思维、基础训练和教学反馈等,推动新课程下的课堂真正走向扎实、有效。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五个核心要素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多地强调接受学习,教师讲学生听,一切按预设进行。课改初期的课堂则更多地强调开放和生成。当时一条“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的标语,一度广泛流行于城乡学校。这在课程改革的起始阶段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传统的、沉闷的课堂必须进行变革。但一段时间后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问题,低效的情境创设,无效的自主探究,形式化的合作学习,泛滥的廉价表扬随处可见。从而课堂缺失了味道,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实践中走样了,许多教师呼吁“如果新课程的课堂就是这样,我们宁可回到从前”。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实施,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可以说,倡导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有人说,这并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悟道”之后的螺旋上升。
    如何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影响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但五个核心要素是必须关注的。   
    一、课时目标具体、明确
    有效教学中的“有效”有长效、短效之分。管长远、能一生受用的效果就是长效;管眼前、管特殊技能形成的就是短效。长效要长期积累,难以一蹴而就;短效立竿见影,易在一节课内形成。“有效课堂”首先要处理好新课程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既重视短效,又关注长效。要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获得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思想方法,能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思想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良好态度。
    新课程实施中有些课堂三维目标重心偏移,忽视知识与技能目标,而把后两者当作新课程改造传统课程的标志和第一追求。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这种应该在学科渗透、习惯养成、行动磨砺、社会影响中逐步培养的个性品质,变成了直接教的东西,甚至成了一两节课就能教会的东西。教师对课时目标的认识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重视课时目标,仅仅把它看成是教案中的“装饰品”,备课时直接从教学参考书上抄,不把课时目标放在心里;二是虽重视课时目标,但表述空泛,不具有可操作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课时目标要具体、明确,具有可行性,切忌空泛,缺乏操作性。课时目标不要过高,让学生可望而不可及,也不宜过低,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与具体内容的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已知、需求与特点出发设定课时目标。这始终是实现有效教学的起点。
    二、课堂教学活动扎实、有效
    学生的学业负担有身理负担和心理负担两种,这是大家公认的。近来有研究表明还有“第三种负担”,由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产生的负担。课堂教学效益低下,课后只好以“量”来弥补。“第三种负担”这个观点非常清晰地建立了两个概念:一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作为教师,你的责任在于把每节课都上好。二是,减轻过重课业负担,重在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研究。
    三、学生的思维主动、优化
    有人说,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核心的内涵就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是否主动、全面、深度参与,外在活动状态与内在思维状态是否活跃,学习是否有效,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各个纬度的目标上是否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是评价一堂课最根本的出发点。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其实质是思维的积极展开,在课堂活动中思维品质得到优化。反思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和标准答案太多,而基于平等的质疑和独立思考太少?当学生长期被标准答案压制的时候,其自由思想的空间还有多大呢?
    因此,学生主动参与、灵活思维,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教学中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四、基础训练适时、适度
    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上有许多好的经验,规则记忆可以通向理解,速度能够提高思维效率,逻辑严谨可以保证思维精确。
    课堂教学的传统优势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基础训练既要适时,又要适度,靠拼时间、拼消耗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不能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学得太苦、太累,教师只有在备课、上课、作业等各个环节上下工夫,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反之,违背科学规律的训练,非但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五、教学反馈多元、及时
    依据课堂教学的实时反馈,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及时利用多种评价手段,去巩固落实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
    学生反馈的方式应是多元的:一次考试成绩,投向学生的表扬或赞许的目光,一段对作业不乏严厉的批语,一项专为某人布置的任务或作业,一次有区别的检查或提问等都可能是有效的反馈评价手段。反馈可以是表扬,也可以是批评或者警示。必须明确,表扬、批评和警示都有一定的教育价值。以独生子女为代表的新一代,在生活中更多接受的是长辈的关心甚至溺爱,因而在成长中就更加需要恰如其分的批评或警示。
    要重视发展性评价,这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学会学习”的反映。但也要恰当利用其他评价方式,如与合情合理的标准要求、与相似相关伙伴的发展状况参照比较等,因为这些评价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有效教学强调效益,关注可测性,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既要重视口头、操作等评价方式,也要重视纸笔测试等评价方式。不同的评价方式都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切不可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的学生尽管迟早会面临统一考试的选拔淘汰,但绝不是在他们身心稚嫩的时候,从小学一年级起就不断给他们排队,不断刺激提醒他们自己正在名落孙山,而应积极引导他们正确应对这些挑战,帮助他们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最好方式,鼓励他们尝试多种发展途径与方法,让他们在尝试中发现自身的优势与兴趣,从而能够更有信心地面对现在,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文品.有效教学及其实施策略\人民教育。
【2】郝志军.反思新课程:成效、问题及方向\人民教育。
【5】刘群.中国教育的深刻反思\人民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评课的关注点要落在哪儿
学案导学策略下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蹇颖——大单元教学下的语文全程作业设计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崔允漷教授)
专家视点|崔允漷: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
谈一堂优秀品德课的几个基本要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