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僧:变其法以适意
书与画2017-08-31
“四僧”指的是弘仁(1610—1664)、髡残(1612—1673)、八大山人(1626—1705)、石涛(1642—1707)这四位生活在明末清初的画家。尽管他们未曾谋面,且绘画风格各异,但相较同时期受皇室推崇、笼罩画坛的摹古画风(以“四王”为代表),这几位在野的、带有浓重遗民情结的画家,其绘画皆具强烈的个性和表现力,又因四人皆有出家为僧的经历,故被合称为“四僧”。
(清)弘仁 《黄山图册》之狮子林
疏淡寒寂——弘仁
弘仁,俗姓江,名韬,字六奇,一名舫,字鸥盟,法号弘仁。弘仁于顺治四年(1647)在武夷山落发为僧并得到这一法号,他的出家举动很可能与抗清活动的失败有关。从遗存画迹来看,其绘画生涯开始于出家之前。弘仁以仿倪画风闻名,据同代人周亮工的记载,弘仁“喜仿云林,遂臻极境。江南人以有无定雅俗,如昔人之重云林,然咸谓得渐江足当云林,”可知弘仁对倪瓒的选择,除了荒寒萧索的画风契合他的趣味与遗民心态外,更与其活动地域的好尚息息相关。弘仁出生于安徽歙县,自福建武夷山避清军(1645—1649)归来后,行迹集中在安徽、江苏一带。在弘仁生活的时代,安徽籍商人圈中形成了倪瓒作品的收藏热,弘仁的仿倪画作亦受到追捧。
“故宫博物院藏四僧书画展”收录的弘仁作品,多为仿倪风格的佳作,如作于顺治十八年(1661)的《仿倪瓒山水图轴》,经营位置上采用倪瓒典型的一河两岸式布局,空亭、杂树亦是倪瓒绘画的标志性元素;方折的用笔,简淡的墨色皴染,以及整体所传达出的枯寂空灵意境,都显示出弘仁深得倪瓒画风之精髓。据画面左上方的款识“辛丑九月,雄右属为旦先居士”,可知此图是弘仁应王炜(1626—约1701)之请为吕应昉所作。从落款来看,弘仁在书法上亦追摹倪瓒。
(清)弘仁 《黄山图册》之小桃源
除古人外,弘仁亦以造化为师。黄山是弘仁一再游览并描绘之地。对此石涛有言:“渐公游黄山最久,故得黄山之真性情也,即一木一石,皆黄山本色。”《黄山图册》是弘仁图写黄山的代表作品。此册共六十开,其中设色五十三开,水墨七开,分装为六册。此册仍是弘仁典型的仿倪面貌,然融入了黄山实景于其中,又经画家巧思予以归纳提炼。一开为一景,全面展示了弘仁眼中的黄山风光。故宫藏四僧书画展计展出三十开。凭借着此类黄山纪游佳作,弘仁被视为“新安画派”“黄山画派”开宗立派式的大师。
除山水外,弘仁亦有花卉作品存世。作于顺治十三年(1656)的《松梅图卷》,全卷分为两段。前段以截取式构图绘虬曲古松与岩石,展示出弘仁仿倪之外的面貌。画家以迅疾的用笔写出松干松针,笔中墨和水的分量俱足,不似仿倪时的干枯用笔,石块用笔更为飞动,整体传达出一种苍劲有力的气象,可知弘仁取法并不局限于一家。后卷的梅花,构图虽简,却极富装饰意味,用笔较前段谨细。弘仁爱梅,亦好画梅,别号“梅花老衲”。在弘仁圆寂后,题跋此卷卷首的汤燕生集弘仁众友安葬之,并筑塔植梅,在资纪念。卷末则有同代画家龚贤书写的跋文。
(清)髡残 六法在心图轴
苍浑幽邈——髡残
髡残,俗姓刘,字介丘,法名智杲,字石溪,号髡残,又号白秃、电住道人、石道人等。髡残是“四僧”中出家最早的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出于自身主动选择遁入佛门的。关于其出家原因,有几种的说法,好友程正揆说是为了逃婚,周亮工则说是由于母亲去世。尽管髡残在明亡前即已入空门,不过有资料显示他很可能参与过抗清活动。髡残何时开始作画已无从考证,从传世作品中最早的、作于顺治十四年(1657)的山水来看,个人风格已十分成熟。他的画作大多集中于顺治十七年(1660)至康熙六年(1667)间。髡残这一时期绘画数量的激增,与同为画家的程正揆(1604-1676)的交往有关。约在1657年,髡残与罢官后归隐南京的程正揆订交。他们二人关系非常亲密,不但常常互访,一同游历,还共同观摹古画及创作,因别号中皆有“溪”字,被合称为“二溪”。程正揆除热心创作外,还家富收藏,这些藏品对髡残的绘画大有助益。不过髡残在自述中,往往强调他的绘画与禅之间的关系,曾言“残僧本不知画,偶因坐禅后悟此六法”,在题跋中也多作佛家语。故而后世在评论他的绘画时,多从这一角度进行理解,如张庚在《国朝画徵录》中说他的绘画“盖从蒲团上得来,所以不犹人也”。
左:(清)髡残 云洞流泉图轴;右:(清)髡残 层岩叠壑图轴
作于顺治十八年(1661)的《禅机画趣图轴》和康熙二年(1663)的《层岩叠壑图轴》,是髡残继承王蒙风格的佳作。两作皆构图繁复,以细密的解索皴描绘重山峻岭。画面上方空白处皆有画家自题的大段跋文,书写画家及其友人对于画理和禅机的体悟,这是髡残绘画的一大特色。以上两作用笔上多用渴笔淡墨,整体呈现出一种平淡天真之感,但髡残亦有用笔较为湿润的浅绛风格,如作于顺治十七年(1660)的《六法在心图轴》和康熙三年(1664)的《云洞流泉图轴》。两作以充满变化的湿笔和较重的用墨,在画面中营造出浑厚苍润之感。可知髡残面貌多样,师法并不局限于一家,但他的师古并不像“四王”那般古板,缜密的构图和灵活的用笔使得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大约也与他注重从黄山等真山真水中汲取灵感有关。除在实践上不断探索外,髡残对绘画“六法”亦颇为关注,常与程正揆讨论笔墨皴法等理论方面的问题,在《六法在心图轴》自题中有“今年曝背天阙山,偶然经暇讲六法。六法在心已半生,随笔所止写丘壑”句。
(清)八大山人 猫石花卉图卷(局部)
圆融冷逸——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于顺治五年(1648)出家为僧,法名“传綮”,俗姓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经历国破家亡和四处飘零的生活后,性情大变,行为举止也越发怪异,曾借助绘画、诗文等文艺活动隐晦地表达对清王朝的不满。八大山人字号繁多且怪,有 “驴屋”“雪个”等。自康熙二十三年(1684)起,他开始使用并仅使用“八大山人”一号,直至去世。他绘画风格的成熟与个人面貌的形成,完成于这一时期,故而今天美术史学者将“八大山人”一号的使用视为其艺术的分水岭。八大山人山水、花鸟兼能,以花鸟画闻名画史,其简怪的造型与凝练的笔墨,被认为是将大写意花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从八大山人早年的花卉作品来看,受到沈周、徐渭等前辈的影响颇深,这大约是承自家学。尽管并无八大山人出家前的作品存世,然据文献记载,他的父亲擅长花鸟山水,师法的正是沈周、文徵明等人。从故宫四僧展展出的八大山人早年作品《墨花图卷》,便可一窥其艺术渊源。该卷作于康熙五年(1666),八大山人时年四十一岁。该卷以写意法墨绘牡丹、芭蕉、枇杷、灵芝等物,无论是物象的选择,还是画法的使用,都可看出对前代画家的继承。牡丹、芭蕉等的描绘,受徐渭画风影响尤其明显。
左:(清)八大山人 秋树八歌图轴;右:(清)八大山人 柏鹿图轴
而《猫石花卉图卷》一作,呈现出的则完全是八大山人的个人风格。据落款“丙子夏日写,八大山人”可知,此作绘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八大山人时年71。此卷全卷杂画荷、石、猫、兰等,构图疏阔。看似漫不经心,却显示出画家控制画面的能力。
作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的《秋树八哥图轴》,可见出八大山人艺术趣味的另一面, 即对“ 险” 和“怪”的追求。物象的组合与笔墨的使用,在整体上传达出一种荒寒和怪诞的气氛。
有人试图从政治的角度来解读八大山人的绘画,说他所绘的动物,多“青眼向天,白眼向人”,饱含怨怼之气,是在借机表达对清王朝的不满。然而这一解释,并不适用于八大山人大量绘制的、用于祝寿的《柏鹿图》,因此,这种说法大约只是根据其际遇而来的穿凿附会之语。
若要深入了解八大山人绘画风格的形成,还是应从其作品自身展开讨论,如《芦雁图轴》《枯木寒鸦图轴》《杨柳浴禽图轴》《杂画图册》(1684)《蔬果图卷》(1699)等。
(清)石涛 云山图轴
纵肆清奇——石涛
石涛原名朱若极,与八大山人同为明宗室,只是明亡时石涛仅四岁,故而不似八大那般对国破有切肤之痛。相较其他三僧,石涛大约是遗民意识最为淡薄的一位,他甚至两次接迎康熙皇帝南巡,并写诗称颂,自称“臣僧”,并绘《海晏河清图》赞颂清王朝。石涛法名“原济”(有些款印中也作“元济”),与八大山人一样名号繁多,有“济山僧”“小乘客”“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大涤子”等。
石涛一生足迹遍布南北,早年大约是为了躲避清兵,后来则是寻求安身立命之所在。这些游历对于他的绘画创作大有助益,也使得他对绘画的思索深入到了理论的层面,他是“四僧”中唯一一位有着明确绘画主张的,有《苦瓜和尚画语录》传世,提出了“我之为我,自有我在”“我自用我法”等论述。
(清)石涛 蕉菊图轴
在《搜尽奇峰打草稿卷》的题跋中,石涛指出:“今之游于笔墨者,总是名山大川未览,幽岩独屋何居,出郭何曾百里,入室那容半年……自之曰‘此某家笔墨’、‘此某家法派’,犹盲人之示盲人,丑妇之评丑妇尔。”此卷作于康熙三十年(1691),其时石涛在北京客居已近三年,因无所获,将要南归。言语之犀利固然有因北上不得志而发牢骚的成分,然而更重要的,是针对京城所笼罩的以“四王”为代表摹古之风,阐明了他的艺术主张:“不立一法,是吾宗也。不舍一法,是吾旨也。”而画卷之名“搜尽奇峰打草稿”,更显示了他要从自然山川中寻求表现方法的追求。从画面来看,此作是其成熟时期的典型风格,以繁密的点皴写出长段山水,中有屋舍、桥梁、行人、渔船等。尽管大多数的物象设置承继自传统,然而据研究,石涛在画中加入实景,描绘了居庸关、八达岭一带的长城。这是前人所未曾描绘过的。
南归回到扬州后,石涛的创作数量激增,并着意于脱出前人窠臼。他不惜突破前人法度,以色代墨皴染山石,使画面呈现有独特的视觉效果。这样的表现技巧,在此次展出的《清湘书画稿卷》《唐人诗意山水册》中皆有体现。除山水外,石涛人物、花卉兼能。《对牛弹琴图轴》是石涛的人物画佳作。据研究,画中的文士可能是石涛的自画像。花卉则有《蕉菊图轴》和《高呼与可图卷》等。
除绘画外,故宫四僧展还将四位画家的书迹分别融入各自的艺术序列中。其中既有特意创作的独幅作品,如八大山人的《行书题画诗页》《行书〈兰亭序〉扇面》,石涛的《行书赠高翔刻印七古诗轴》《行书自书诗扇页》等;也有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更为随意地写给朋友的手札,如弘仁的《致仅庵札页》《致昭素札页》,髡残的《致彝翁札页》《致逸翁札页》等。这些书迹及其包含的诗文创作,丰富而全面地展示了画家在绘画以外的艺术造诣。部分书札的内容兼具史料价值,使观众在欣赏作品之余,得以了解画家的艺术交游与艺术思想。
本文为节选,刊登于《书与画》2017年第8期刊
原文标题为《变其法以适意——四僧书画艺术》
作者秦晓磊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
追寻名家踪迹 展示大师风采
传授经典技法 发掘书画新秀
关注艺术市场 开展学术讨论
国内邮发代号:4-440
国外发行代号:M6739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593号2号楼310室
邮编:200050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点击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订阅上海书画出版社其他四本期刊公众微信,您将收到不同门类的艺术资讯,还有每期杂志精彩内容大放送。
阅读原文
下载天天快报,我来说两句
精彩推荐
明朝:字画的画风需要流传下来,国外油画有什么好的,支持国画3天前博古开来寄情画道,高妙绝尘——覃志刚绘画中的庄禅之境4天前书法导报张大千笔下动人心弦的青绿山水4天前水墨书画艺术王俊凯低调入学,遭遇北电校规,不许有经纪约,几家欢喜几家愁?38分钟前铁爷搞事情这么做的豆腐比肉还好吃!热点2天前罐头视频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2天前月雅书画传世墨迹——张大千70岁巨作《长江万里图》2天前CNTV艺术泡泡跑!你参与过这么开心的活动吗?看图你都要醉了!热点14小时前小黑豆摄影水墨个展,两座千年古镇,一场忘年之交热点2天前枫之印文化工作室中国好媳妇!福原爱打脸日本节目抹黑中国美食言论,被刁难也不怕热点3天前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志趣相投的金陵八家
大成尚品《书画中国》推荐画家——王宽2天前艺术宋庄董寿平他这一生淡泊名利4天前公众号赵晓照一兰竹布局创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宫看展——四个和尚的画展,冷、粗、凄、奇
天崩地裂时代的四个和尚
故宫博物院藏四僧书画展
花近一万块买套书是什么体验?《四僧全集》开箱记丨画事
清四僧:石涛(原济)、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弘仁(渐江)
清初四僧:禅意山水,涤荡心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