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淡为美——宋代花鸟画审美嬗变

花鸟画与山水画、人物画并列传统中国画的三大科目。六朝时,已出现独立形态的花鸟画作品。至唐代,花鸟画独立成科。五代是花鸟画发展的重要时期,确立了“黄筌富贵,徐熙野逸”两种重要的风格类型。而进入尚文轻武的宋代后,花鸟画尤其受到皇家和文人士大夫的钟爱,得以发展至高峰。

 五代 黄筌

《写生珍禽图》绢本设色

41.5cm×70.8cm

故宫博物院藏

《写生珍禽图》(局部)

在水墨画法形成潮流之前,勾线填彩、调粉敷色的着色花鸟画已经流行数百年。相比于率先走向成熟的重彩工笔花鸟画,水墨花鸟画早期的发展并不顺利。

水墨花鸟画真正得到快速发展是在北宋时期,而其创作潮流的兴起有着历史与现实、思想与艺术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南宋诗人陈与义的诗句“意足不求颜色似”则恰好反映了两宋时期水墨花鸟画的一股创作潮流。

 宋 佚名 《夜合花图》

绢本设色 24.5cm×25.4cm

故宫博物院藏

→ 《夜合花图》(局部)

宋代理学的创构实现了儒、释、道的相互渗透、和谐发展,是宋代思想文化的主流,特别是儒家“明性”“去欲”的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画发展的方向。


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有了更大的自由,改变了唐代以来“成教化,助人伦”的绘画导向,开始朝着抒发人格情性的方向拓展。绘画从单一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粉饰大化,文明天下”中解脱出来,不再受统治者意志和旨趣的直接影响,把目的性极强的行为化为了静心适性,也就是苏轼“自乐于一时,聊寓其心”的自由行为。

宋 佚名 《百花图》(局部) 纸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中期,随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兴起,文人的绘画观念和审美理想也随之产生了改变,“平淡美”被文人画家视为绘画的最高境界,并促进了水墨创作的兴起。

宋 佚名 《春溪水族图》 绢本设色

25.5cm×24.3cm 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宋神宗朝,形成了以苏轼、文同为代表的文人画水墨圈。从大量史料可知,苏轼与文同相互唱和,并对文同的墨竹艺术极力推崇,包括自己水墨竹石的创作实践,这一系列的行为充分肯定了水墨创作的方向。

宋 佚名 《群鱼戏藻图》 绢本设色

24.5cm×25.5cm 故宫博物院藏

以苏轼为首的文人画家以文同墨竹、人品、画品为实践和理论的支点,连接黄庭坚、李公麟、米芾等一批士人画家为中坚,形成了士人绘画的观念。他们以水墨为媒材,以“平淡美”为最高艺术追求,推动了水墨创作的实践。

北宋 文同 《墨竹图》 绢本水墨 

131.6cm×105.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继文同、苏轼之后,文人画家突破花鸟画鉴赏与创作中“丹青朱黄铅粉”的定律,对五代画家徐熙倍加推崇。米芾认为黄筌“虽富艳皆俗”,而徐熙“花皆如生”。正是文人对水墨形式的偏好及评价,影响并推动了水墨花卉的创作。仲仁、扬补之可谓其中的先行者,他们将题材转向梅花的创作。随后文人画家寄兴的对象由木石、梅竹向着更广泛的范围拓展,如赵孟坚的水仙、郑思肖的兰花乃至于牡丹等题材。

宋 赵孟坚 《水仙图》(局部) 

纸本墨笔 天津博物馆藏

两宋时期,水墨创作实践从文人士大夫到画院画家,昭示着文人思潮方兴未艾的广泛影响。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宋神宗指导画院改革,其审美偏向于文人画。神宗一朝文人画家十分活跃,形成了理论和实践兼具的文人绘画圈。

崔白作为北宋画坛革新主将,千百年来颇受画坛尊祟。崔白出生于“落墨花”画派传播的江南,有江南人“性疏阔”的特点。五代徐熙介于“丹粉”与“水墨”的实践对其有所启发,因此他选择了“平淡为美”的绘画理想,这个选择也是当时的审美趋势所导致的。崔白与文同年龄相仿,共处水墨新潮之中。文同取法五代墨竹,崔白承接徐熙,更早在画法上加强线的表现,用松秀的笔法和水墨为主、线与色结合的方法,融入更多的水墨因素。这种方法也启发了正在逐渐酝酿展开的文人审美思潮与水墨实践。

北宋 崔白 《寒雀图》

绢本设色 25.5cm×101.4cm

故宫博物院藏

《寒雀图》(局部)

宋徽宗时期,画院的水墨工笔花鸟创作进一步兴起。宋徽宗少时深受文人绘画思想的熏陶。他的花鸟画老师是“崔白派”的重要画家吴元瑜。在宋徽宗的水墨工笔画中可以看到神宗时崔白之变革对他的直接影响。他以至高无上的权威影响了北宋及南宋画院水墨工笔花鸟画的创作,由此可见文人绘画思潮影响之深之广。

 宋 佚名《荷塘鸂鵣图》 

绢本设色 16.8cm×21cm

故宫博物院藏

《荷塘鵣图》(局部)

宋代水墨花鸟画的兴起,体现了当时文人隐逸心态、老庄“平淡”思想、水墨特质三者的默契结合。在视觉感受上,水墨较为内敛、朴素、单纯,没有各种色相的炫目与冷暖的对比,只有明度的变化。墨在水的调配之下,晕化丰富而微妙,极富联想与抒情写性的功能。

宋 梁楷 《秋柳双鸦图》 绢本墨笔

24.7cm×25.7cm 故宫博物院藏


总而言之,随着文人画家受到“明性”“弃欲”思想的引导,艺术创造开始朝着抒发人格情性的方向发展,有了更大的自由。受老庄平淡思想的影响,诗文革新的成果,即关于“淡”的审美被推进绘画领域,形成了文人画崇“淡”的审美观念,也就是以“平淡”为美的艺术境界,“天工清新”的绘画格调和“韵外之致”的艺术追求。文人画家们雅好水墨清淡之色,喜爱墨分五色的视觉感受,欣赏水墨画清雅疏淡的画风。他们的绘画实践形成了富于哲理的水墨传统。

本文改编自《中国美术》2019年第4期

作者:陈少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与演变
云庐|《砚池滴音》:宋元绘画庋藏(之二)
溯源︱两宋山水画之艺术成就
折枝花鸟画随想
古画欣赏:元 绘画佳品十七帧(兼说文人画)
画家也能考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