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名校共同体学校对20个问题的回答(一)

中国名校共同体学校对20个问题的回答(一)

1.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不一定必须学习哪个学校,要有自己的东西。

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永远的真理。课改不是变一种模式为另一种模式,而是改一种教师唱独角戏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快乐学习,提高效率的方式。高效课堂不是一种上课形式,而是一种课堂理念。

现在许多学校都形成了宝贵的经验,而我们学习他们不是学习具体方法,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学习他们的科学合理能够承载先进教育理念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去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要有自己的东西。”学习借鉴,拿来后结合自己的实际,优化组合,去芜存菁,为我所用。因为只有适合自己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我们学校在课改初期,也曾效仿杜郎口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却发现,他们的预习、展示、反馈课适合具备一定学习力的中学生,而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而小学阶段侧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单元提升课,用以训练学生地恶总结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对知识点查漏补缺,我们又设计了强化训练课进行专题专练。通过摸索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四型五步“的课堂模式。

2. 管理部门评价标准不变,改革没办法进行。

我认为即使管理部门的评价标准不变,改革也可以照常进行。

管理部门以考试成绩、升学率高低为主要评估标准,分数关系到管理部门政绩、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执教水平、学生学习水平。为了考试成绩排名,片面追求升学率,广大师生苦不堪言。部分师生早就对所谓的教学工作产生了厌倦感,学生对学习知识失去兴趣,据调查显示,36%的中学生走进校门时心情郁闷、紧张、疲惫、厌烦、焦虑和恐惧,对学习有兴趣的比例不到50%。由于考试竞争激烈,80%以上学生产生了“失败者”心态。你想,长此以往下去,成绩能高得了吗?即使高,那也是凤毛麟角。

课改改什么?表面上看是课堂模式,实际上是改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课改成效最直接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唯一的表现就是考试成绩的提高。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乐学,爱学,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成绩提高那是必然结果。而高效课堂就是开放的、智慧的、艺术的、灵动的······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课堂,在学中玩,玩中学,尽情发挥自己的天性。在课堂中,学生或坐、或站、或画、或写、或上网、或探究、或思考、或交流。例如:语文课的唱、跳、演,数学课的解题方法顺口溜。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悦,学会了竞争,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自信,更学会了做人。

那么,怎样保证高效课堂的高效学习呢?最主要的靠小组。小组学习是高效课堂的最基本的学习方式。著名教育家肖川说:“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就是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相互提升的过程,合理的分工,明确的任务使每一个人都动起来,优秀生学习热情高,积极参与、投入学习行动中,带动和感染中等生、学困生,使一些不愿意动脑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不得不去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不懂之处,通过组内同伴的指点、帮助,弄懂问题,掌握学习方法,在探究讨论过程中,讲解人和倾听者都有收益,得到提高。

而且在高效课堂中,学习环境相对轻松,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不用担心犯错误,学习同伴之间的感情加深,增进了友谊,主要从同学对自己的学习帮助中体现。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比较广阔。这环节的有效操作,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调节、反思能力,以及竞争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所以,即使管理部门不改变评价标准,课改也可以进行。

3. 中高考制度不变,社会和家长关注的是成绩,所以我们不能以牺牲成绩为代价搞改革。

对于国家现行的中高考制度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在当下,国家在没有采取更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之前,中高考制度还是被社会最认可的最公平的制度。但是以分数论英雄,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确实存在弊端,这一点毋容置疑。而且伴随着课改的进程,我们也发现,中高考试题越来越关注现实生活,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识记和背诵。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为了中高考的成绩,我们也应该更加注重教育的生活化,注重能力的培养。由此,传统课堂的种种做法无疑是在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改势在必行。

社会和家长关注的是成绩,我们的改革也从来没有说,要放弃和牺牲成绩,我们的改革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的,注重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健全人格和创造力。改革是要学生自主学习,这自主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多学东西,学会学习,而不是青春荒废。学习而不见成绩,那是假的用功,只是流于形式,不是我们所指的成功的改革方式。改革从来都不是以牺牲成绩为代价的。比如说我们派尼学校的课改是变教师单向的知识的传输,为学生直接与知识对话,自主地学习和感悟;变简单重复的识记、背诵,为有兴趣的探究和生成,从而产生智慧,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我们也经历住了中考的评价。现在的很多课改名校都不约而同的证实了这个问题。这不是一个奇迹,而是成绩本就是我们要的改革成果之一。

4. 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影响好学生提高。我们国家最需要拔尖人才,改革不利于好学生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未来世界里更为重要,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流”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方式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和发展,促使学生关系融合。

分组原则本着同组异质,异组同质。按每组六人为佳,按学习成绩优、中、差搭配。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因素。进行适当调配从而将一个班级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学习小组。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又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组间竞赛。公平竞争,发掘小组群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

好学生一般都承担组长、副组长的责任。他们往往要顾全大局,把最难讲解的题留给自己,合理运用组内资源达到有效展示。在此过程中好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一、组织能力得到提升。

好学生要组织讨论把独学过程中存留的问题一一解决,怎样合理分工达到最优展示,要做到全员参与,怎样教会56号解答问题,帮他们组织语言,作为好学生,还要把题理解透彻,以备追问学生的质疑。短短几分钟内,他们要考虑全面,合理分工,天长日久训练下去,俨然就是一个小小指挥家。

二、责任心得以锤炼。

好学生要承担各个板块的追问、补充任务。他们便会努力掌控文本,以便抓住回答问题的机会;好学生要承担检查作业、导学案的整理任务。他们便会自然地强迫自己做到最好。久而久之,好学生在学习动机、方法、结果等方面具有更强的自我认识,他们有做学习主人的欲想,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优等生的责任心得以锤炼。

三、主动参与性得以提高。

好学生要补充要追问,一开始也许是强制性的。但时间久了他们便品尝到了一种参与的乐趣。学会倾听,养成一项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参与,就要有创新,要善于进行的独立的思考、分析、判断和选择,能创造性的利用所学知识,思维的火花得以摩擦。在此过程中,强烈的进取心、表现欲和竞争意识得以形成,使好学生终身受益。

四、合作精神得以培养。

小组学习,组长学会了倾听他人建议,有着良好的人际交往的意愿和能力。在多重的交往中,能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协作完成教学任务,共同前进。

一股自发的内驱力成为了优等生的学习永动力,全面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向高分低能挥手。他们学会了挑战,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经受挫折更学会了分享自己成功的硕果。课改能促进好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尖子生才是国家所急需的。

5. 学生是有差异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算提高了,也考不上学,所以改不改革有什么用?

考学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教育的弊端就在“掐尖式教育”,它以金字塔底座数以百万计的落榜学子做垫脚石,来成就少数“精英”的高攀。“考不上学的”成为了畸形教育体制的无辜牺牲品,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界的耻辱和时代的悲剧。问题是教育的目的不全是考学,学习是一种品质,是社会人的自然需求,任何学生都不能因不考学而自暴自弃,教师更不能因升学率而放弃成绩差的学生,这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从最后一名抓起,让每一名同学成为最好的自我,让全体同学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少数同学的功利主义教育。教育改革就是去掉歧视,去掉功利,让每一个同学得到应有的发展。就像花儿一样,虽然开的时间不一样,可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我们需要做的是为每一朵花浇水施肥,期待花开的日子。

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注重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他们在合作、交流、探究、表达、对别人的赏识及自我管理上都会得到锻炼。我们班的张杰同学以前非常内向,在家几乎都不和他人说话。自从课堂改革,在课上锻炼的多了,表达能力提高了。回家后跟她妈妈侃侃而谈,妈妈高兴得直夸高效课堂好!以前学校开展活动都是老师帮助排练,现在只要一布置,学生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排出很精彩的节目。另外班里要有点什么事,根本不用找老师,学生们自己就处理了……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在提高,即使不考学,有能力了,干什么不行。所以,改革是必要的,对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是必须的。我们应该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子,站在培养人的高度上去教育。

6.名师出高徒,教师不讲学生能会吗?不讲或者少讲就是违背教学规律。

“名师出高徒”这句话自然不错,但也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老话。如果在课堂上一味的都是“名师”去讲,那么,试想,名师是否句句都是名言,名师是否句句都全面呢?课堂是一个师生并存的场所。“一言堂”的现象或是教师主宰课堂,那么名师未必就出得了高徒。好老师从来就不是以她讲的好坏来评判的,而是她所教的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教学规律何为?没有学何以为教?没有学的有效,教的再卖力,再精彩,又有什么用呢?回归原点看问题,课堂该首先考虑学的有效,而不是教的精彩,况且精彩本就不是用话多话少来评定的。首先,教学应该因材施教,不同层次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设计不同的教学层面,怎么样让学生更好的把握课堂就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层面,那么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主导,以不同的姿态和不同的教学手段达到更好地教学目标。名师出高徒不是名师讲出高徒。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占到了主体,让学生素质展现出来才能真正体现名师的素质。教学相长,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平等的课堂才会呈现平等的教育。教师少讲或不讲,并不是违反课堂规律。在课堂上,我们提倡教师有的放矢的精讲和点拨,教师为了不教。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才是我们教育的最高目标。

7. 真正的改革,教师的工作量要加大,工资不多给,教师哪来的积极性。

真正的改革都要经历凤凰涅的过程,要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我个人认为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要力求创造职场幸福感

不记得在哪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幸福感就是靠两条腿走路,一个是精神层面的,一个是物质层面的。精神层面的幸福是一种长久性的幸福,而物质层面的幸福却是一时的幸福。努力让教师们把教育看成一种事业,这样被动就变成了主动,精神层面自然就提高了。积极性自然也会提高。所以首先领导要创设一种和谐平等的人文环境。让老师们感觉是在一个大家庭里生活、工作。把老师当成一家人来看,老师们自然就会有“家之荣辱,我之责任”的观念。为自己的“家”干活,哪里还会计较什么得与失,工作量和工资呢?其次,要让老师们感到工作的幸福和快乐。一堂好课、一篇好的作品、学生课堂上精彩的表现,学生出乎老师意料的创作,领导的认可、同事的帮助,朋友善意的微笑,学生的进步。都能让老师感到成功的喜悦,幸福感由衷而来,哪里还会考虑工作量和工资的多少?

二、要将老师置身在小团队的氛围中

记得前几年,张润军董事长就常教育大家要有团队意识。可我个人认为,在小团队中比在大团队中更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假期时接到学校电话,要参加“生态体验”的培训。说实话,好不容易盼到假期,谁都不愿意参加培训,更何况我还在几千里之外,痛苦程度可想而知。当踏进会场的那一刻,心里还是很大的不愿意呢!可当教授给各个小队发一张纸让设计队名、队徽、口号时,为了不落后于其他组,早就把所有的不快抛之脑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出谋划策中。后来回到学校,吴校长和张校长还蛮有创意的也利用“生态体验”的方式进行培训,当老师们按学科组分成一个个团队时,各个团队的教师积极参与,集思广益,创作口号、作品、小诗等等,气氛空前的高涨,就连平时比较内向,不爱说话的老师,都能上台展示自己,这种为了小团队绝不服输的精神,我想用金钱是无法衡量的。

以上是我结合个人的体会谈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望领导批评指正。

8.现在学生的作业都写不完,还要预习导学案,那不是增加学生负担吗?

课改不是在传统教学上动手术,而是在抛弃和创新,导学案依旧是作业。

我认为课改后学生的作业量并没有减少,甚至是增加了,但是,我敢说,之前是让学生被动的去做,现在是要学生主动探索,增加了作业量不等同于增加学生负担,看心态是乐观主动地还是被动心烦的,为兴趣而拼搏,再累也不觉得,正像爱打球的男生,在操场上挥汗如雨——出汗是享受,棋迷盯着黑白棋子——熬夜就是幸福,你让一群老太太追着足球跑,让不知道围棋死活的书呆子去下棋,那比出苦力还不堪,要想不增加学生负担,让学生甘之如饴,导学案就要激发学生兴趣。

课改的最大功德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生命状态,并且可以立竿见影。从技术层面说,课改需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分层是一个核心词,分层意味着尊重差异,尊重学生,所有的事情包括导学案,如果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只能说明课改需要进一步深化,继续努力。

9. 现在许多班级人数都很多,怎么能够分组学习?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班级人数多不应是阻碍课改的理由,小组学习是高校学习的学习方式。班级人数多,我们每组的人数就稍多一些。组内可由两个小组长负责。组内学习分为独学、对学、群学,也就是先独立思考,对子间再合作探究。最后要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内共同讨论。

教改开始时,老师要选好小组长,要选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学习成绩较优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的学生当小组长。选好小组长后,要对小组长加强培训,使小组长首先成为小组内的小老师,这样就有原来一个老师教变为由68个老师教。教育小组长要有合作意识,要让小组内成员共同进步。在学习过程中可以AABBCC,分层合作交流,使学生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也可以运用ABBC的方法,分组学习,充分利用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课堂。

小组组建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老师要及时协调,对不能胜任的小组长要及时更换,要建立小组评价机制,要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只有共同进步,才能使小组进步,要多给C层地同学一些机会,要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让他多展示,使他们能积极参与学习,如果做到这些,小组内即使人多一些也同样能使学习小组发挥出无限的潜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10. 有许多学生不爱发言,小组学习还是那些好学生表演,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很低。

学生参与度低的原因有多种,一是教师设置的问题没有体现层次性,教师在导学案设计时没有从学情出发,忽略了后进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造成基础差的学生产生为难情绪。二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给全班学生营造出民主和谐的参与氛围。三是小组建设存在问题,对学生的评价不到位,不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表现欲。

所以,导学案设计在全面分析学情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学情层次上的差异具体进行以下分层设计的内容:分层设计学习目标,分层设计问题,分层设计学习程序、分层设计展示扮演,分层设计评价标准,分层设计达标测评等。让每层学生都有展示空间。合理的分组以及小组长的培训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小组长的有效组织下中下层完成基础内容的展示,上层负责总结和拓展,参与度自然就高了。另外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要适时的评价激励,激发学生发言的欲望,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教师的素养可能是一个瓶颈。但教师可以到高效课堂的十六字箴言找答案: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11. 教师不讲,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有许多学生发言答不到点子上,课堂教学任务完不成。

教师不是不讲!是学生自己能通过自学学会的不要说,学生在对学、群学中能学会的不要说。教师的基本任务是点燃激情与点拨。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唤醒学生的自尊心和小组荣誉感。同时还要对学生自学、交流跨不过的坎,全班的共性问题进行点拨,教师不是不讲,是少讲,是引导,是点拨。例如:学生自学环节,老师往往要手拿记录本,记录学生在自学环节出现的共性问题以及个性问题,对于个性问题老师要在小组内予以点拨,共性问题则在交流和共享环节共同点拨。这也是课堂不可缺少的调查学情,这也是高效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学生大共享是老师必须做到:耳到、眼到、口到。耳到即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眼到即注意观察学生的课堂状态,口到即发现学生在共享环节的发言,包括学生的讲解、学生的追问、补充若偏离了学习目标,教师必须及时的追问,引导学生回到正确的主题上,而不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再有一点教师讲完,不等于教学任务完成——学生不会,这一点我们要区分课堂教学进度并不是一味追求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没学会或少数人学会了,这样的教学进度没有任何意义。总之,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要有恰当的点拨,要有足够的耐心,总会听到花开的声音!

12. 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刚开始时积极性高,过一段时间没有新鲜感了,效果不好。

作为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评价,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但是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制约着学生的发展,时间长了学生没有了新鲜感,课堂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多元化评价才能赋予课堂新的内涵,给孩子一个学习催化剂,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在潜力。

1.机智多变的口语评价,让学生听而不倦

1)幽默

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仅能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于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因此,幽默的语言是评价语言的首选。

如:教学《海底世界》时,教师让学生读课文中写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的文字,一个学生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教师微笑着悄悄地说:“噢,你那么读,小动物们会被吓跑的。”

2)多变

评价用语不能一成不变,要经常更换、层出不穷,时时给学生以因时因情因景因文因人而异的新鲜评价,让学生学而不厌,听而不倦。

3)适宜

如对外向型的学生可以说“你敢于大胆发言,很勇敢”;对敢于创新的学生可以说“你的想法别具一格,很有新意”;对于胆子很小,难得一次举手发言的学生可以说“你讲得很好,再响亮地讲给大家听一遍好吗”。

2. 形象生动的实物评价, 让学生乐之不疲

实物评价如果运用得好,能起到比口语评价更好的激励作用。

除了赠送这些形象的小物品之外,还可以赠送有象征意义和纪念价值的小物品,如一支书签、都会燃起学生的希望和期待。但是实物评价一定要把握好度,奖品如果过多过滥,反而会适得其反。

3. 口语、体态语相结合评价,使学生信心倍增

爱抚地摸摸头、亲切地握握手、有力的大拇指、轻轻地拍一下肩膀,加上真诚的赞语,更能传播一种情绪,交流一种感情。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能及时地运用恰当、有效的多元化评价策略,就会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并使火花熊熊燃烧,照亮全班,让整个课堂充满阳光!从而使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3. 有许多爱说话的孩子平时教师管着还管不住呢,分组后更没有纪律保证了 。

高效课堂上学生们反而更遵守纪律。我们可以用评价来约束,用集体荣誉感来号召。传统课堂有一些孩子没有真正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所以就爱说话,因为爱动是学生的天性,现在高效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果小组建设到位,真正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孩子说话是在研究问题,并不是在违反课堂纪律,所以一方面我们不能认为说话就是违反课堂纪律,要重新定位课堂纪律的含义学生只要是在学习,就不是违反纪律,我们高效课堂提倡展示,不说话就没法展示。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牵制,来控制学生的课堂精神流失率。以前是一个老师管许多爱说话的学生,现在是爱说话的学生被分到小对子里,小组里,监督他们的有对子,组长,还有老师,再加上同学门之间的相互评价,即使是爱说话的学生也会有学习的紧迫感,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如此以来就改善了以前爱说话的习惯,学习的效率会更高。

14. 学生不住校,没有时间预习,第二天早上学生抄袭导学案怎么办。

预习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我们让学生学会预习,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完成某项特定的作业,而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旦好习惯养成了,方法得当,学校之外,任何能发生学习行为的地方,都可以学习。导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指南和路线图,学生在完成一份预习学案时,就是在完成初步的预习过程。为了避免抄袭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制要有梯度,适宜不同水平的学生使用;还要有创新性,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开挖学生潜力。如果导学案失去其真正的引领意义,做起来乏味,与传统作业没有多大区别,很多学生自然不愿意花时间自己去完成,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抄写别人的。另一方面,各学科教师之间要有效沟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达到“减负”的目的。除此之外,导学案的完成,并不一定都要放在课外,许多学校在重新整合课程之后,将同一类型或者同一科目的教学安排,划分为导学课、共享课、强化训练课和单元提升课等不同阶段类型,这样一来,学生才真正进行自主学习,课外自然没有什么负担,也不用担心有没有时间完成导学案,甚至可以有效防止抄袭现象。

15. 学生发言往往扯的很远,表面上热热闹闹,结果没有学到真东西,考试成绩不好。

我认为学生发言离题较远,并不是指学生没有学到真东西,从而导致考试成绩不好。

首先,上课时学生敢发言,我认为这是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标志。大家都知道,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差别太大了。主动学习会怎么样?会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乐在其中,提高课堂效率,生成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老师们为之努力,家长们为之盼望。

所以我们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是要让学生敢于发言。

其次,让学生会发言。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老师要驾驭课堂,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学会选择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找准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从而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及正确的学习方法。所谓“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所以遇到学生发言离题较远时,老师要多用鼓励性语言,如“不要紧张”、“再想想”、“慢慢说”、“你能行”等,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再用智慧型的语言引导学生回正题。

总之,老师要正确对待学生说出的稀奇古怪的语言;正确处理学生在发言中的错误,鼓励学生敢于发言,逐步使学生由不敢发言、不懂发言转化为敢于发言、乐于发言、善于发言。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本的知识有个性化的理解,又提升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学生经过了这样的训练,学会了学习的方法,而且又乐于学习,成绩又怎会不好呢?

16. 课堂展示时,有许多同学溜号了,只是展示的同学在学,课堂效果不好

课堂展示假若会出现同学溜号现象,反映出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在天马行空的想象或根本听不懂讲什么,所以高效课堂便是一味能解决此课堂病痛的良药。

首先在导学案上设计出ABC三个层面,以不同形式的呈现在每个层面上的知识,由易到难,这样ABC三个层面上的学生在导学案上就不会“空白一场”,其次是在课堂上,小组长分配任务也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分配给他们不同的任务,例如6小组,A层赵彤辉、黄译颉负责分析题,拓展题。B层吴医博、于腾飞负责题目中重点词语的讲解或课文的朗读,C层宋文新可负责导入语过渡语,以及B层的朗读,这样在展示时c 层不仅要参与而且还要参加与两项,同时在评价机制上还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不同词的加分。鼓励同学们尽其所能为个人,为小组贡献。同时对溜号的同学也要实施扣分,使其明白课堂表现重要性。

在课堂调控上也要适时的进行带动,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学案设计上要符合实际,贴近现实,使学生有话可说,课堂形式也可多样性,例如在四年级下册19课《绿叶的梦》一课,在最后就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的童年是怎样度过,在乡下,在学校,在班级......可以写诗,可以情景再现,可以唱歌,可以表演,学生在课堂中会不自觉的参与进去,决然没有溜号的现象,估计只会变得积极主动。

因此,分层分配任务,精心设计导学案,加大评价机制,活跃课堂奇瑞分,一堂生动的课堂必然让学生不号可溜……

17. 谈教师上课,管理班级,批改学生作业,哪有那么多时间写导学案呀。

“只要能善用时间,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正确的方法让你赢得时间”。歌德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不管是上课,班级管理,批改作业,还是写导学案。都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相辅相成,紧密联系。最忙的人最会找时间。游手好闲的人最没有空闲。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导学案与上课的关系,重新定义时间的概念。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原则上除了体现主体性与探究性以外,更重要注重层次原则,关注不同层次的不同需要。导学案是对教材的再加工,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第一步。导学案的编制即备课:主备—年级组—主备—个备—课后备。上课与备课的关系犹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让课堂精彩就要做好备课工作。有人说,课堂教学是“小池”,那么备课便是“源头活水”。可是课堂上却经常不如备课中所料,课堂上并没有完全展现我们所准备的内容,那我们就应当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课要备,经验要采纳,但教师要真正上好一堂课,绝不是靠写学案写出来的,也不是经验堆积出来的。真正的好课是在教师与学生思维的碰撞过程中,在临机应变中生成的,这就叫临讲备课,是备课的重要一环,或者说最后一环。临讲备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讲授效果的好坏。这就要求教师有深厚的功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要用一生备一节课。教师教学能力的积淀会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积淀,做一名精益求精的教师,应在生活中多积累,多观察,多思考,用全部的精力、经验、心血、时间来备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品。但是精心备课并不是将上课时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备到,老师过度的预设很可能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生成。导学案的题目必须分层,基础题,中等题,提高题,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切记不可把学案变测试卷。导学案不应是各种题目的简单汇总,必须含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备课,要有粗有细,粗在老师如何教,细在学生怎样学;粗在方法,细在情趣;粗在预设,细在生成。从备课到上课,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创建开放的课堂 ——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发展学生的内省思维。也就是说时间不仅仅是用在课上生成,课下反思上,更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

()班级管理,批改作业的高效为学案编写赢得时间。

批改作业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声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教师可以从中得到教与学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掌握的程度;同时也有利于调整教学内容的进度;学生可以从作业检测中了解对所学内容掌握程度,确立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而教师改学生作业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机械性的重复劳动,而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创意的过程,需要教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凭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才能够把学生的作业批透,获得教学信息反馈的第一手资料,为课堂教学,学案的编写,打下基础。作业批改只要得法,不仅有利于减轻教师负担,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正视错误的习惯,从作业批改和订正中学习好的方法,使他们在知识的掌握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随堂批改,学生自改和互改,把学生分成小组,轮改,教师面批,粗改”与“精批”想结合,二次记分,批改“典型”,评语多样化。思想和方法的转变,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为学案的编写赢得了时间,也与课堂形成良性循环。

班级管理,应基于责任的建设,从真正的班规入手,强化自主,平等,尊重合作,温暖的班级文化。自主管理责任到人,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如:常规考核集中在纪律,卫生,各科表现,一律上墙评比,公开,透明。自我教育,我不足,我改进,我进步,我快乐。日复一日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悄然形成。走在了时间的前面。安排时间就是节省时间,赢得时间。

教师要成为第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变为服务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把事情做到位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习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梦想。

18.现在有许多课改名校,他们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是个性化的东西,我们学不了。

特色学校是什么?特色学校就是认识和优化了的个性学校,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具有教学意义的一种办学特征。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是富有个性的学校。具有独特文化的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有的学校这发面发展快些,有的学校另一方面发展快些,允许这种差异的存在。大家都在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努力尝试着,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对于各个学校的先进的做法及理念要灵活的运用,不能照搬照抄。适合自己的可以借鉴,有出入的,不适合自己学校现状的进行调整。就拿我们派尼来说吧,为了顺应课改的要求,传统课堂独缺阻碍了学生、教育、国家的发展,所以我们坚定了课改的决心。课改之前我们也考察参观了一些名校,在众多课改名校中,我们锁定了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经过了漫长的艰辛的一年多时间的打磨后,创建了符合我们学校实际情况的四型五步,实践证明非常符合我校师生对于学习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任何一所学校,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学校;不论是大学校还是小学校;不论是条件好的学校还是条件差的学校;都有着自身的特长和潜在优势。特色学校,因校而异,就算基础薄弱或受师资、生源等条件限制的学校,照样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关键是要能够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找到个性化办学的思路。把潜在优势变为显性优势,这样才能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19. 课改是为了学生而改,我们做教师的究竟能够得到什么?课改的动力究竟在哪啊?

课改,让老师的生活更加充实起来,用世俗的观点来衡量是累。但快乐洋溢在脸上,那可不是伪装能成的。教学不是挣钱谋生的好职业,却是为之奋斗的大事业。教学不是焦头烂额的苦差事,而是魅力无穷的艺术品。而这种艺术家的享受,只有在课改后的高效课堂上,你才能淋漓尽致地体验到。

我也想问一下大喊课改太苦太累的老师们,你们真的是在课改吗?你们的课堂已成型了吗?师生的观念已彻底转变投入新课堂了吗?如果是,你不会问教师会得到什么,教师最终的目标就是要达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传统课堂上的你,一节课侃侃而谈、口干舌燥,你顾得上笑吗?你又会因何而笑呢?放眼望去,一片茫然的目光,低垂的头脑。这已经是够客气,还没有搞大动作。我曾经也是传统课堂上得一名精英自认课堂是够精炼,够精彩。但是你又能引领多少学生和你同步?重重的叹息声中,我曾迷茫过。

课改的大潮掀起我久久封闭的热情,高效课堂上让我享受到身为老师的幸福。学生动起来了,学进去了。会联想,会创作。那份精彩纷呈。即使你是心情郁闷,板着大脸,进入深虑。稍顷,课堂的魅力也会拉动你的嘴角让你不得不笑。

你听,学生正在板块前争论《草船借箭》中曹操因何不用“火箭”,那份思维的飞扬,火花的碰撞,你能不笑?你看在《自然之道》一课,学生在演课本剧,惟妙惟肖,忽然一名学生惊呼:“课本错了、课本错了,小海龟是入海还是被抓走不都是一样不能回去报告吗?”一时激起千层浪。教室在沸腾,你能不笑吗?学生创的三句半,小诗作对联比比皆是,你能不笑吗?学生各个板块又写又画,相得益彰,恰到好处,你能不笑吗?

作为一名教师,你还求什么?在快乐中,在享受中,你便完成了你的教学任务,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不是一种动力?我们有一种在惊涛骇浪中稳操航船的崇高感。

为了每一节课的享受,我们在精心编制导学案。为了能更好地掌控课堂,我们查阅更多的资料。丰富自己的内涵。教师的自我价值,在每堂课的创作性的劳动中得到体现。在学生天天的快乐成长与进步中得到印证。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看似简单,但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得到的。课改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让我们沐浴在幸福里。

20. 课堂能够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吗?教师职业幸福感哪里去找?

课改是教育的大浪潮,它不仅能解决教师职业倦怠还可以给教师带来未曾有过的幸福感。

在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在一个不被重视不被尊敬的角落,任凭教育管理者的指令,教师所从事的劳动不是教育的创造而是只是模块的复制和迂移,这种简单的重复的操作方式把教师逐渐逼成了一个机械的脑力操作者,教育一旦失去思考和创造性,从事教育的教师们就会出现职业倦怠,因此课改是解决教师倦怠的重要途径和必经之路。在课堂上教师得以解放,放手将课堂教给学生,减少一人承担死板单一式的教学,从心里学上就有很大的解脱感,其次课改促使教师推陈出新,课堂上要求“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促使老师们不停地去创新|、思考,避免了机械式的教案备课,与重复性的作业,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上放手,杜绝一言堂现象,还能体会出课的乐趣,学生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一节学生自己主宰的课程给教师带来的是轻松愉悦,教师何谈倦怠?没有机械的思考轨迹,没有一成不变的课堂模式,没有枯燥的老师讲的课堂,课改给教师带来的不单单是消除疲倦最重要的是给教师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轻松与幸福,还有无限的创意空间。

教师的幸福感其实主要来源于课堂,源于学生,源于生活。

1、一节好课,说、学、唱、演、画、形式多样,无数的生成,让学生快乐也让教师感到快乐,人人达到学习目标,教师自然幸福,

2、学生与教师平等相处,以心交心,学生不在是畏惧,教师也不是全权主义,师生之间是一种和谐的关系。学生的一杯水,一句问候,一封感谢信都会让教师感觉到一种轻松地幸福,

3、工作生活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与团队共进退更体现出一种人生意义与价值。教师不是教书育人的机器,而是一个有生命有思维的引领者。

4、摆脱了陈旧的而反复的评价机制,新课堂会有不一样的评价机制,新课堂不会再评价你的作文批了多少字,对号是否均匀与否,是否达标,是否高效,是否解决了老师的日常不必要地压力,一节高效课堂足以带来无尽的幸福,如同摘了镣铐枷锁,插上翅膀自由飞翔,这如何让不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师七团中学高效课堂建设出新招
每天只问4句话
昌乐二中的学习模式
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敢为天下先的山西新绛中学(五)
在反思中行进——农村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状况观察与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