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妨在课堂做做样子

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设置的 “批注”单元,是对批注方法进行专项的、系统的训练。所选的三篇课文,互相关联,又各有侧重点。《牛和鹅》是本单元第一篇课文,通过给出的多处范例,让学生思考从哪些角度给文章做批注——这是学习批注;《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注重在不理解的地方批注——这是学生自主批注的尝试;《陀螺》则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做批注——这是利用批注深入理解课文。所以,在进行第三篇《陀螺》一文的教学时,我们首先要尽力避免的问题是批注层次比较浅,也就是学生虽然批注了,但对课文的感知和理解还是零碎的、杂乱的、浅表的,做的批注角度单一,浮于表面、缺少思维含量,是对之前两课习得方法的重复应用,忽略了这一课的批注要点是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这一要点在书后的第一道习题中也直接体现出来:默读课文,在你体会深的地方作批注。换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一道习题,其实,也是要求学生在批注中能够让自己的阅读体会更加深入。那么,在教学中怎样落实这一学习要求呢?

一位青年老师在教学《陀螺》这一课时,首先以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为导入,引导学生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让学生回顾一下,在本单元的前两课,已经学习掌握了批注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然后便让学生找到文中描写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这也是书后第二道习题列出来的五句话,围绕这五句话,老师要求学生进行批注,再结合学生的批注,分别指出批注有的是阅读的感受,有的是阅读中受到的启发,有的是对作者写得好的地方的体会……显然,虽然在课堂中学生交流的很热烈,老师也随着学生的交流进行着点评和小结,但学生只停留在从不同角度对文本内容进行批注,对于究竟怎样通过批注进一步深入对于文本的理解,并没有得到有意义的学习体悟和提升,这样的教学,虽然学生花费了很多时间在批注上,可是教学的目标并没有真正实现。

问题出在哪里?一方面是教者对于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体会深的地方作批注,从而促进理解的深入没有进行明确,认为这一课仍同前两课一样,只需让学生批注就可以了。这是教学定位上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体会深的地方,究竟应如何进行批注呢?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还没有掌握其中的方法,只依靠学生已有的经验,同样无法实现这一学习目标。如何才能化解这一难点?在本课的第二次教学中,同样是围绕表现作者心情的五句话,这位老师抓住第一句话:“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先让学生进行批注,学生一下子就能通过“堆满”“过冬的燕子”“飞”等关键词句写出自己的体会,老师没有打断学生,而是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交流,等五六名学生的发言告一段落,老师告诉学生:“同学们的批注都只针对其中的一个点进行,因而批注的不够深刻,在批注中,可以将自己深入的理解写出来。”接着,老师告诉学生自己也针对这一段话,做了一个批注,请大家读一读:“自己动手削陀螺,原本是有点快乐的,渴望能削出一个得心应手的冰尜儿,结果怎么都削不好,还挨了不少骂,再加上'我’是一个不甘落后的人,现在没有本事靠自己削出高质量的陀螺,实在太懊恼,就像'世界堆满乌云一样’。这让我想起了自己一个人做手工怎么也做不好的经历,作者用一个比喻句把'我’的懊恼之情写出来了。”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发现,老师围绕这一句话,所写的批注有紧扣关键词的,有联系前文内容的,有联系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的,也有从写法角度来阐述的。显然,老师的批注是将这些内容综合在一起,因而写得特别深刻,而且读了这一段批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进了一步。

老师的“样子”帮助学生明白究竟如何进行深入地进行阅读批注,学生在接下来,抓住另外四句描写心情的句子进行阅读时,也就一下子明白应该如何批注了。所以,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交流中,学习理解都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可以说,老师在课堂中适时的“示范”或者叫给学生提供的“样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直接将如何抓住体会深的地方所做的批注,呈现给学生看,让学生在模仿借鉴中发现更深入批注的方法,这是在原来已掌握的批注方法上的能力跨越。一个“样子”,化难为易,事半功倍。

策略单元课文的教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策略,另一方面,是借助学习策略,促进课文的学习理解。《陀螺》一课的教学,要实现二者的融合的前提,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有深度的批注学习,这才是这一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有专家曾指出,策略单元的教学,就应该让“教”成为策略教学的主导,教策略时,就集中教好策略。“太多的课文,可以进行表情朗读;太多的时候,可以教学生字;太多的机会,可以理解内容,但策略的教学,一册教材就一次。”所以,既然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做,就把老师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课堂中老师的“样子”,清楚地呈现学习内容,直接朝着课堂的目标“精准施教”,给学生正确的路径指导,让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如果只是等待学生在课堂中一点点“开悟”,把策略学习的“宝”押在个别优等生的身上,课堂时间大量损耗,而大多数学生一知半解,这无疑是对策略课堂教学的一种误读。灵活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在策略学习中发挥老师的作用,这时课堂上给学生所做的“样子”,也能具有积极和显性的价值。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陀螺》一课的教学,启示我们真正有效的教学,一定从学生真实的学习需要出发,有时候,在课堂上做做“样子”也无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69:走在语文的路上:一些很朴素却每次能助我顺利备课的观点
语文生成性阅读教学策略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文章选登 | 夏伍华:批注策略教学的价值与实施路径
李老师金句之五:哪里有PK哪里就有活力。...
语文课堂,要翻转的究竟是什么
小学语文转变教与学行为方式经验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