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犹不及

我读《论语》(212)
 
先进篇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


 
过犹不及
 
孔子在《论语》提出了中庸的命题,但没有像“仁”那样进行直接的解释。朱熹《四书·中庸》解释“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无过不及”,源于《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这两个相比较哪一个更好孔子回答说,子张做事往往过头,而子夏则做事总不到位。子贡说,这样说来是不是子张比子夏优秀一些?孔子说,“过犹不及。”这里孔子提出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过”,就是过了头;另一个是“不及”,就是不到位,孔子认为做过头与做不到位是一样,这段话历来被视为对于中庸的最经典的解释。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任何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不及、最佳凡事应有一个适当的度,超过这个度,就是过;没有达到一定的度,就是不及,过和不及都不是最佳状态只有适度、恰到好处才是最佳状态。这个度就是中,既不过头,也不不到位,而是恰到好处。

孔子虽然没有对中庸做直接的解释,但是《论语》中多处闪耀着中庸的智慧,在《论语·先进》还有一则类似于“过犹不及”的例子: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问孔子,听到该做的事情就立即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父亲,兄长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也向孔子他问了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马上行动。

两个人同样的问题答案不一样,公西华听后就糊涂了,问孔子为什么?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退,退缩;兼人,意思是两个人才能做到的事情一个人就做到了。子路与冉有两个人的性格完全不一样,求平时做事退缩,比较小心,所以孔子激励他,要克服优柔寡断的缺点;子路这个人性格比较急躁,好勇鲁莽,所以孔子就劝他行动之前要听听父亲、兄长的意见,实际上是要子路行动前要谨慎,缓一缓,不要急着行动。

子路之“进”与子张之“过”一样,冉有之“退”与子夏之“不及”一样,都不是恰到好处的做事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都需要针对不足进行改进,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论语》没有那么难
先进:闻斯行诸
安德义《论语解读·先进第十一·22》
【第248期】音频学《论语·先进篇第21章》孔子对同样问题为何做出两样回答?
《论语》谭(三十三)
论语:闻斯行诸?(11-2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